来源 | 浙大二院
文字 | 浙大二院口腔内科 武运、吕晨浩
图片 | 孙伟莲、马婧媛、王翔剑、武运
审核 | 陈国忠 方序 孙伟莲
随着疫情防控迈入新阶段,越来越多的人加入“阳”群,不少人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阳过”的经历,除了发热、乏力、肌肉酸痛、咽痛、咳嗽、流涕等主要症状外,也有不少网友发出了这样的灵魂拷问:感染新冠,为什么会牙疼?
浙大二院口腔内科近期门诊接诊也发现以“牙龈出血、牙齿疼痛、口腔溃烂、智齿发炎”等主诉的患者明显增加。但首先需要知道的是,新冠本身不会引起口腔疼痛,最根本的原因是牙齿、牙龈自身存在的各种慢性疾病在新冠的诱导下急性发作。
研究表明口腔卫生维护不佳、作息不规律、抵抗力下降、心理压力、机会性感染和新冠感染继发的过度炎症反应等是新冠患者口腔疾病发病的主要诱因。
浙大二院口腔内科团队梳理了新冠感染期间常见的口腔问题,并提供了应对指南,希望能帮助大家早日缓解各种口腔疼痛,吃嘛嘛香,身体健康!
牙龈炎、牙周炎、牙周脓肿和智齿冠周炎
如果把牙齿比喻成一颗颗树,那么牙周组织就是树根周围的土壤。当口腔卫生不佳,食物残渣及细菌长时间堆积在牙齿周围,加之其他刺激因素促进,牙周组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表现为牙龈出血、牙龈肿痛,甚至牙齿松动。
牙龈炎常被患者自觉为刷牙时发现“口吐血沫”,咬硬物或晨起后口水中带血丝,漱口后可自行止血,有时还伴口腔异味。
牙周炎则在牙龈炎的基础上症状更为明显,牙龈红肿且质地松软,可有牙龈退缩、牙周袋溢脓和牙齿松动。
牙周脓肿常表现为牙龈发红、水肿,表面光亮,可发展为局部呈椭圆形或球形的肿胀突起。疼痛较为明显,轻压牙龈可有脓液流出,可伴有患牙松动,局部淋巴结肿痛等症状。
智齿冠周炎表现为牙列第三磨牙周围牙龈肿胀,触之疼痛,伴张口受限,严重者可出现面颊部肿胀、吞咽疼痛等。
【应对指南】
1、做好口腔卫生清洁:坚持每天早晚刷牙,每次有效刷牙3-5分钟,饭后漱口,正确使用牙线、冲牙器、牙缝刷等牙间隙清理工具;
2、可短期使用漱口水缓解症状;
3、牙齿局部肿胀、疼痛明显时,可口服消炎药缓解症状;
4、待全身情况允许时,尽早至医院就诊。
急性牙髓炎、急性根尖周炎
急性牙髓炎、急性根尖周炎一般为长期的慢性牙髓炎、慢性根尖周炎的急性发作,常表现为牙齿剧烈疼痛,疼痛的性质一般为自发性阵发性痛,疼痛不能定位,夜间痛难以入眠,冷热刺激加重疼痛,咬物痛,伴有牙龈肿胀、牙齿松动、疼痛放射至同侧颌面部引起头痛等症状。
【应对指南】
口服消炎药(如头孢、甲硝唑)、止痛药(如散利痛、布洛芬)等缓解症状,尽早至医院经医生完善检查后治疗患牙。
口腔溃疡、口腔疱疹
口腔溃疡常表现为口腔里出现一个或数个圆形或椭圆形的黄白色溃疡,触之疼痛明显。
口腔疱疹一般由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所致,在人体免疫力强时与宿主友好共存,在人们感冒、劳累、熬夜、焦虑时易活化致疾病复发。该病毒也如同新型冠状病毒一样,可通过唾液、飞沫等呼吸道和口腔传播。临床表现口腔内及口周皮肤成簇小水疱,破溃后糜烂、结痂。
【应对指南】
1、多饮水,多食用新鲜水果、蔬菜,温热饮食,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2、保持充分休息及乐观的精神状态;
3、口腔溃疡一般具有自限性,1-2周可自行愈合;
4、口腔疱疹一般具有传染性,使用公筷或与家人分餐进食;
5、若疼痛明显、影响进食、或2-4周未好转,应尽早就医。
味觉功能障碍
部分患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出现味觉减退或丧失,研究报道味觉功能障碍一般在患者康复后会慢慢恢复。
【应对指南】
患者也可尝试多进食橘子、柠檬、橙子等酸性食物刺激唾液分泌,帮助味觉恢复。若长期未见好转,进一步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Farid H, Khan M, Jamal S, Ghafoor R. Oral manifestations of Covid-19-A literature review. Rev Med Virol. 2022 Jan;32(1):e2248.
2、Iranmanesh B, Khalili M, Amiri R, Zartab H, Aflatoonian M. Oral manifestations of COVID-19 disease: A review article. Dermatol Ther. 2021 Jan;34(1):e14578.
3、Brandini DA, Takamiya AS, Thakkar P, Schaller S, Rahat R, Naqvi AR. Covid-19 and oral diseases: Crosstalk, synergy or association? Rev Med Virol. 2021 Nov;31(6):e2226.
4、喻锦铃, 杨柳青, 姚经经, 黄晗丹, 陶璐, 高颖, 张惠利, 任纪巍, 刘志辉.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口腔表现的研究进展[J]. 口腔疾病防治, 2022, 30(7): 528-5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