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秋分至。
仿佛一夜之间,秋带着凉意缓缓而来。
正所谓:暑退秋澄气转凉,日光夜色两均长。
作为传统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秋分的到来,意味着此时太阳达到黄经180度,直射赤道,南北半球昼夜平分。
一旦过了秋分,昼短夜长的趋势就会逐渐明显,早晚的温差比较大,而且空气变得非常干燥,很容易使人出现一些秋燥现象。
冷暖相宜,难得清爽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八月中,解见春分、分者平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
古人往往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的开始,而秋分这一日又恰好是秋季的90天之中,不早不晚,平分了秋季,这也意味着秋天最清爽的日子也到来了。
此时多数人已经不再被暑热蒸烤得汗津津,也没有遭逢寒冬的彻骨冷缩。
而秋分的天空,没有那么多雨水或阴霾,变得通透清爽,朗朗如洗。
这种通透的舒爽,也让身心不再遭受任何束缚,忽然吹来的一阵凉风,也让人们瞬间感受到---所有美好仿佛如约而至,熨帖人心。
进入秋分,咱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
由于景色过于萧条,会影响到人的情绪,继而就会影响到睡眠,从而使人出现一系列的不适现象。
在秋分之后,一定要注意生活各方面的调整,才能够避免出现一系列不适,有助于免疫力的提升。日常生活有哪些注意事项?
第一、饮食注意调理
秋季是急性肠胃炎的高发季节,一旦食用生冷寒凉食物,会导致胃肠道受到剧烈刺激,很容易出现一系列胃肠问题。
在进入秋季之后,所有生冷的食物和饮品都应避免摄入。一日三餐要以清淡、易消化、滋润为主。
除此之外,在秋季时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尤其是一些新鲜的萝卜、白菜、冬瓜、莲藕等蔬菜要适当多吃一些。
另外,饮食中要适当加入一些鱼肉、鸭肉、瘦肉、蛋类、牛奶、豆类。
这些食物含有大量的优质蛋白,可以提升人体的体能,并且可以提高消化、代谢速度,有效预防出现秋燥现象。
第二、预防致病菌感染
秋分之后,由于气候较为干燥,东西当中会有很多的粉尘、有害颗粒等一系列过敏原,而且还会有大量的细菌和病毒。
患有一系列过敏性疾病,以及上呼吸道和胃肠疾病的概率会特别高。在进入秋分之后,一定要注意做好预防感染致病菌感染的工作。
除了注意生活环境调整,并做好个人卫生工作以外,外出一定要佩戴上口罩,不要前往人员较多的环境当中。
更不要与患有任何传染疾病的人员进行亲密或间接接触,才能避免感染一系列致病菌,达到预防传染疾病的作用。
第三,避免体内缺水
进入秋分之后,由于气候干燥,会使人出现内火旺盛现象,体内水分会大量消耗,从而引起身体缺水现象。
每天都要适当补充一些水分,可以有效改善身体缺水所引起的不适症状。如果出现内火旺盛现象,可适当饮用一些淡绿茶、菊花茶、枸杞茶、金银花茶,既可以有效补水,还能够降低火气。
第四,注意运动方式要合理
入秋后每天不能长时间久坐、久躺,或不进行运动,否则会导致身体免疫功能降低,患上一些传染性疾病的概率会非常高。
如果每天进行剧烈运动的话,会导致体内的阳气过度耗损,反而不利于身体健康。所以在秋季时,可以适当地进行快步走、慢跑、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
既能够提升免疫力,并减轻秋燥现象,还不会增加各个器官的负担。
除了以上4点之外,必须保持规律的睡眠,并且不要出现熬夜现象,还要注意心态方面的调整。
对于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来说,一定要定时定量用药治疗,并且要做好病情监测,才能够避免身体出现一些不适,达到维护自身健康的作用。
说秋念秋,人间无忧
诗人曾说:秋是第二个春,此时,每一片叶子都是一朵鲜花。
或许我们总觉得秋季是萧瑟且苍凉的,但秋天也可以是另外一种花开。
花谢了,难道就真的终结了吗?当落叶纷纷,万物真的凋敝了吗?
零落的秋意,既有落叶归根的生命轮回,同时也有当季的菊香榴甜蟹儿肥。
一年好景最宜人,世间美色皆在手,何必忧愁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