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受疫情防控影响居家人员已成为受骗的高危群体诈骗分子精心设计的骗局让人防不胜防大连公安为此发布反诈紧急预警
诈骗手法一
代购物资诈骗
疫情防控期间,诈骗分子以各种手段进入社区群、业主群,随后将个人微信昵称和头像修改为附近商铺采购人员,冒用采购人员身份发布相关生活、防疫物资的售卖信息,并将自己的微信收款二维码发到群内。居民将购买物资的钱款转入该二维码账户后,诈骗分子便立即退群失联。
购买生活、防疫物资应尽量通过正规渠道购买。来历不明微信群不随便加,在购置物品缴纳货款之前,一定要仔细分辨对方身份,核实真伪。
诈骗手法二
招聘防疫工作人员诈骗
疫情防控期间需要大量防疫工作人员,诈骗分子利用市民想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想加入防疫志愿者队伍的心理,以招聘志愿者等名义在网上发布虚假招聘信息。待市民主动联系后,便以收取报名费、体检费、防疫装备费、核酸检测费等名义收取各类费用,待支付费用后便将市民拉黑失联。
参与防疫工作要选择正规途径,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网上招聘信息。一些网络招聘要提前收取各类费用的,很可能是诈骗,请小心分辨。
诈骗手法三
投资疫苗研发诈骗
虚假投资理财类诈骗一直都是较为高发的诈骗类型,诈骗分子通过“导师”讲课、网恋交友等方式,诱骗市民登录虚假投资理财平台,前期小额投入可以提现,诱骗市民加大金额投资后发现无法提现。
疫情期间,诈骗分子借以“疫苗研发”、“防疫物资生产”等名义,制作虚假投资理财类平台,以高额回报诱骗市民投资进行诈骗。
投资理财须谨慎,对于来历不明的投资理财类平台一定多加警惕。未在正规应用商场上架的APP、频繁更换收款账户、利率明显高于合理区间的,都是诈骗。网络上的“投资专家”,网恋对象推荐投资理财的,都是诈骗。
诈骗手法四
冒充“班主任”缴费诈骗
诈骗分子通过各种手段混入家长群,将备注改成“某某家长”潜伏在群内,学习老师的说话方式,观察老师的作息规律。在老师上课无暇关注手机的时间段,诈骗分子复制老师的头像和昵称,快速创建高仿账号,发布缴纳疫苗、防疫检查费等缴费信息,许多家长见老师发布通知都会立即响应。诈骗分子还会将其他同伙拉入群中,在发布缴费通知后配合自己,带头积极缴费,其他家长看见之后放松警惕直接跟风缴费,导致上当受骗。
遇到班级群发布缴费信息,各位家长一定要多方核实,可以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与学生、老师进行沟通核实,不要急于转账、汇款。对于学校家长群,一定要设置相关身份验证,谨防诈骗分子进入群聊。
诈骗手法五
虚假贷款诈骗
受疫情影响,全市人民群众都在配合防疫工作,部分个体户朋友们需要现金来进行资金周转,因此,无孔不入的诈骗分子便趁机搭建虚假的app,以包装成贷款平台的方式,通过各大互联网平台找到有资金需求的市民,实施精准诈骗。
典型案例
市民马女士因资金需求上网搜索办理贷款的渠道,并在一个提供贷款的网站中填写了自己的手机号码。第二天马女士就接到了一个电话,对方自称是某金融机构的客服,表示可以为其提供一定额度的贷款,但具体能否放款需要通过平台来审核资质,于是马女士在对方的指导下,链接下载了某APP。马女士在此APP中填写了个人信息,并签订借款合同后,随即APP便显示马女士有3万元可用于提现的额度,但是马女士点击申请提现,平台却显示马女士资金被冻结,马女士又联系平台客服。客服称马女士的收款银行卡号填写错误,导致账户被冻结,需要缴纳一笔等额的解冻金,马女士重新查看发现自己的银行卡号的确填写错误,于是相信对方,通过朋友周转了三万元转给对方,但是转账后,对方又要求马女士继续转账,马女士这才意识到被骗了。
诈骗步骤
第一步
诈骗分子通过网络发布广告或拨打电话的方式,以无抵押、低利息、不要求征信等等幌子引诱市民下载虚假APP。
第二步
当市民在此虚假APP中注册、登录,逐步填写个人信息,并签订所谓的电子合同后,诈骗分子通过虚假APP,伪造市民在该APP中可提现的额度。
第三步
当市民在平台中输入银行卡号,点击提现后,APP会显示提现失败,当市民联系客服,客服就会表示是由于银行卡号填写错误,导致贷款账户被冻结,并使用APP后台修改市民填写的银行卡号,以此增加可信度。
第四步
诈骗分子会以缴纳“解冻费”的理由,要求市民进行转账,并表示缴纳费用后立即放款,但市民缴纳费用后,对方仍以各种理由继续进行诈骗。
大连警方提示
请通过正规手机应用市场和软件商城下载应用APP,请勿通过点击链接或者扫描二维码的方式下载各类APP。
有贷款需求请到正规金融机构,凡是在贷款实际到账以前,以各种名义让你先交钱的,都是诈骗!
诈骗分子精心设计的骗局让人防不胜防
还有多种诈骗类型也需要提高警惕
↓ 戳文字看更多详情 ↓
大连公安发布紧急预警
新闻大连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官方账号
480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新闻大连(微信号:dltv8811)编辑制作
资料:大连公安
编辑:沐沐
美编:海健
校对:吴毅
主编:吕彬
监制:穆军 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