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村规民约从墙上走进村民心里 | | 来源:辽宁省人民政府 官网 点击数:32次 更新时间:2025/11/18 13:14:47 |
“乡亲们,咱算算这笔账:一场红白事花掉十几万,要是用来盖大棚、搞养殖,日子是不是能更红火?”初冬时节,葫芦岛市连山区寺儿堡镇老边村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掌声阵阵,村党支部书记王忠生“算账式”讲解村规民约,让村民听得频频点头。这场别开生面的宣传活动,将印在纸上的村规民约变成简单明了的贴心话。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五五’规化建议要求发挥村规民约等作用,推进移风易俗,有效治理婚丧嫁娶中的陋习等问题。”连山区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刘华涛说,老边村的这场活动,正是基层一线落实全会精神的生动注脚。
活动中,刘华涛没有照本宣科,而是把村规当成村民的身边事进行讲解。他拿起话筒问村民:“大家觉得村里哪样事儿最该立规矩?”话音刚落,村民们便打开了话匣子:“柴火乱堆挡道”“红白事攀比浪费”“邻里纠纷没处说”……
随着一个个“烦心事”被陆续抛出,干部和村民们一起算起了“文明账”,从彩礼上限到公共区域维护,从矛盾调解到环境整治,一条条贴合村情的约定在互动中逐渐变得清晰。
经过热烈讨论,村民们算明白了三本账:经济上,省下铺张浪费的钱可投入生产;人情上,卸下攀比包袱,让交往更纯粹;治理上,明确的规矩让村务管理有章可循。
“以前我还觉得村规是墙上的摆设,现在才知道全是过上好日子的实在招!”村民李娟的话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活动接地气才能入人心。”葫芦岛市委社会工作部负责同志说,在讨论中,满载村民共识的村规民约从纸面走进了村民生活。在各街道乡村,婚丧嫁娶攀比少了,互助氛围浓了;乱堆杂物少了,村容村貌靓了。曾经的“旁观者”成了“参与者”,不少村民自动当起村规民约监督员,以实际行动共同涵养文明乡风。
以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者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 |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 | 上一篇:三家民营企业职称评审“自己办” 下一篇:破堵点解难点 大连“八措并举”优化医保服务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