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按下“快进键” 拿出关键招——优化营商环境系列谈④ | | 来源:辽宁省人民政府 官网 点击数:50次 更新时间:2025/11/7 16:16:38 |
董翰博
近日,省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提出“确保营商环境在短期内实现明显好转、根本好转”。这一要求,彰显出辽宁省委、省政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坚定决心,道出全省企业、群众的迫切期盼。
这一要求,还传递出一种紧迫:“确保”是态度,意味着任务务必完成,无讨价还价余地;“短期内”是节奏,拒绝推、拖、绕,禁止等、停、靠;“明显好转”是要让企业、群众立刻感受到变化;“根本好转”则指向制度性、系统性重塑。四者环环相扣,既回应当下之急,更谋长远之策。
“明显好转”,关键在于“快”与“实”,让企业、群众获得感“立等可取”。这不能仅是文件中的漂亮话,而是要扑下身子解决真问题。企业、群众最盼的是效率,最怕的是折腾。项目审批能否少跑几趟?拖欠账款能否尽快到账?办证效率能否再提升?能把生产生活中的一个个具体问题解决到什么程度,恰恰是营商环境最直观的“温度计”。这考验的是政府的决心与效率,需要全省各地各部门推出更多实质性优化营商环境举措,纵深推进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把方便留给企业和群众,把麻烦留给自己。当企业、群众能真切感受到办事更快了、成本更低了、沟通更顺畅了,“明显好转”才算落到实处。
“根本好转”,则是在“明显好转”上更进一步,从“治一时”转向“立长远”,核心是让规则透明、法治有力、预期稳定。一家企业敢不敢投下“真金白银”,往往不是看某一次服务多热情、某一个政策多给力,而是看制度是否公平透明、政策会不会“翻烧饼”。这就需要在优化营商环境时坚持标本兼治:一方面加快构建和优化政策体系,推动市场准入、监管执法、要素获取等规则统一透明;另一方面强化法治保障,让“办事依法、遇事找法”成为常态。只有企业相信合同能兑现、产权受保护、竞争有公平,解决问题不需要“找熟人”“攀关系”,才能实现“根本好转”。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从“明显好转”到“根本好转”,是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也是一场关乎未来的信心之战。以“干字当头”的拼劲、“久久为功”的韧劲,铲除制约营商环境优化的障碍和弊端,辽宁自会近者悦,远者来。
以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者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 |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 | 上一篇:我省对清洁取暖工商业用户实行电价支持 下一篇:关于辽宁省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2025—2029年)拟建设单位的公示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