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繁体中文
你好,欢迎光临大连瓦房店市市场协会网站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政府动态协会相关文件维权服务会员单位协会章程摄影作品资源下载留言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大连瓦房店市市场协会 > > 政府动态
用户名:
密 码:
   
忘记密码?点这里重设
     新闻资讯
    政府动态
 
调集“铁牛”夺丰收
来源:辽宁省人民政府 官网 点击数:44次 更新时间:2025/11/5 16:39:53

 

 “第一场霜打过后,咱就该收水稻了,好在现在机器已经陆续回来了。”11月3日,在东港市五四农场水稻种植户刘希平家的田埂上,3台收割机的轰鸣声抚平了他紧锁的眉头。

  10月中旬左右,东港市迎来初霜,水稻停止生长,本应进入收割高峰,却因“铁牛”在外打工而陷入停滞。“之前咱这儿的收割机大部分都去吉林、黑龙江了。”五四农场米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隋庆卫道出原委。

  受气候影响,吉林等地收割期要比丹东早约一个月,农机手利用这个时间差北上作业,既能提高农机利用率,又能赚取收入。一台收割机每天大约可收割40亩水稻,每亩雇用费约为80元。北上一个月,扣除运输、人力等成本,单机可赚五六万元。这笔账算下来,不少种植大户愿意投资购机,让“铁牛”北上闯荡。

  “收割机在吉林作业期间没想到遇上降雪,耽误了工期。”隋庆卫解释。这场意外的降雪打乱了整个收割时间表,东港的稻田只能静静等待“铁牛”归来。

  面对特殊情况,东港市积极协调农机作业服务,在投入600余台本地水稻联合收割机的基础上,又引进了外省收割机100余台,打响了一场确保颗粒归仓的攻坚战。与此同时,北上的收割机陆续返乡,专门收割倒伏水稻的专用机械也调配到位。田野里的机器轰鸣声渐渐密集起来。

  11月初,五四农场终于变得忙碌起来。收割机在稻田里穿梭,金色的稻浪随之消退,留下整齐的稻茬。望着田间高效作业的收割机和一车车承载着丰收希望的金黄谷粒,隋庆卫和刘希平也长舒了一口气。


以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者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上一篇:生育津贴直接发放至本人指定账户 下一篇:不宝金玉而宝信——优化营商环境系列谈②
 
   友情链接:辽宁省纪检最高检中央纪检监察民主与法制网中国政府网辽宁省人民政大连市人民政瓦房店市人民
协会荣誉 | 会长致辞 | 协会简介 | 机构设置及职责范围 | 协会职能 | 联系我们
大连瓦房店市市场协会 2007-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3013779号-1
邮件:2931180103@qq.com 电话:0411-85595991  地址:辽宁瓦房店市   技术支持:瓦房店汇杰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