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红沿河核电站实现核功率标定“一键智控” |  | 来源:大连市人民政府 官网 点击数:39次 更新时间:2025/10/31 16:44:15 |  | 
	 
 
	
		近日,国内核电行业首个核功率自动标定系统在瓦房店市红沿河核电5号机正式投用。该系统可以实现核电站日常运行期间机组核功率的“一键式”全自动在线校正,将原有每轮8小时的人工标定时间缩短至70秒,响应速度提升400倍以上。
	 
		堆芯核功率运行参数是核电站安全运行的重要参考指标,目前主要依靠堆外核仪表系统进行测量。在燃料循环末期,燃耗加深会影响测量准确性,需对核仪表系统中的功率量程增益因子(K值)进行标定。传统处理方式依赖人工计算与手动调整,需多名工程师协同配合,耗时长达8小时以上,在此期间机组无法满功率运行,会造成发电损失,同时潜藏着操作失误等人因风险。
	 
		为有效解决这一行业共性问题,红沿河仪控部职工创新工作室负责人张树山提出核功率自动标定设想。2024年初,红沿河核电与苏州热工研究院组成联合攻坚团队,正式开启系统研发与现场改造。面对国内外无先例可循的挑战,攻坚团队迎难而上,成功攻克了通信协议黑盒解析、1E-NC通信隔离、软件共模分析与验证、全场景仿真测试平台建立等多项核心技术难题,用时20个月完成了从技术论证、样机研发到现场投用的全流程工作,展现出高效的协同创新能力。
	 
		如今,操纵员在KIC(核电站计算机和控制系统)界面上进行一键操作,即可在70秒内完成原先需要8小时的标定流程,彻底避免了人工操作可能带来的人因失误风险,为机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保障。据测算,单台机组在每个燃料循环(约18个月)内可因此增加发电量约720万度,实现经济效益与安全效益同步增强。
	 
	来源: 大连日报
 
	 
 
	以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者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  |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  | 上一篇:公安机关严打涉废铅蓄电池环境污染犯罪 下一篇:“海上过鲜”助大连活鱼“畅游”海外市场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