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检验检测是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高技术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在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促进产业链供应链提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5年辽宁省市场监管局积极发挥检验检测连接研发与生产之间的“连接器”、助推产业技术升级的“助推器”、保障经济贸易的“稳定器”作用,组织开展了检验检测促进产业优化升级行动,现对遴选出的10个检验检测促进产业发展优秀案例进行展示,希望广大检验检测机构充分借鉴学习优秀案例经验,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辽宁篇章贡献检验检测力量。 
 
	“五地”创新体系助力稀土永磁电机发展
 
 
	
 
	沈阳工业大学
 
	一 
 
	案例简介 
 
	 
 
	沈阳工业大学聚焦稀土永磁电机产业发展,创新构建“服务市场监管阵地、质量提升技术策源地、中试服务基地、成果转化高地、人才培养营地”的“五地”协同创新体系。该体系通过标准制定、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中试服务和人才培养等多维度协同,有效解决了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瓶颈和人才短缺问题,为推动稀土永磁电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全方位支撑,有力服务国家质量强国战略。
 
	
 
	二 
 
	案例特点 
 
	一是全链条覆盖,从技术研发、中试服务到成果转化、市场应用,形成完整创新生态。学校自1978年率先开展稀土永磁电机研究,建立完善理论体系和设计方法,取得包括我国首台稀土永磁电机等9项重大成果,奠定行业技术基础。
 
	二是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积极参与24项国家标准制定,承担工信部政策研究项目,为《电机能效提升计划》提供技术支撑。建立5个地区性企业联合研发基地,成果在百余家企业转化,创办永磁电机专业委员会,汇聚院校、科研院所和重点企业共谋发展。
 
	三是创新服务模式,作为我国首个稀土永磁电机第三方检测平台,为产品全寿命周期提供技术保障。中试服务基地助力企业快速迭代,如沈阳微控飞轮公司在其支持下成长为装备制造业“独角兽”企业,彰显服务体系实效性。
 
	
 
	三 
 
	案例成效 
 
	 
 
	在技术创新方面,近五年研发高速超精密氮化硅全陶瓷轴承及数控机床主轴电机、国内首套飞轮储能高速磁悬浮电机系统、国内首套3MW立式磨机永磁电机系统、研发国内最大6MW高速永磁电机、轨道交通绿色永磁驱动电机,相关成果获省部级一等奖5项,日内瓦国际发明专利金奖2项。
 
	在产业服务方面,技术成果广泛应用于华为、中车、北方稀土等国内重点企业,在新能源汽车、管道检测、高速永磁电机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中试服务成效显著,助力合作企业缩短产品上市周期,提升市场竞争力。
 
	在人才培养方面,构建“产学研用”培养体系,创建“任远—电机实验班”,实施三维培养方案,毕业生深受985高校和龙头企业青睐。多名毕业生在中国航天林泉电机、哈尔滨电机厂等企业快速成长为技术高管和项目负责人,为行业输送大批高素质人才。
 
	
 
	四 
 
	案例推广应用前景 
 
	 
 
	该创新体系已在多个领域展现出强大生命力和推广价值。随着新能源、低空经济、机器人等战略新兴产业快速发展,高品质永磁电机需求持续增长,“五地”模式可为相关产业提供标准化、专业化、全链条服务支撑。其成功经验可复制到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更多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通过构建类似的协同创新体系,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可借鉴的发展范式。
 
	
 
	
 
	来源:认可检测处    
 
	文字:张忠新
 
	编辑:赵    铭、康    欣
 
	责编:滕树鑫
 
	审核:李茉娜 
 
	 
 
		
 
		以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者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