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初冬的锦州因“星火”汇聚,暖意轻拂——辽宁省国有企业第三届“星火”创新创意大赛启动大会暨科技创新成果展览推介活动在此举行。在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和锦州市政府等单位的支持下,来自我省各地国企的创新力量,以“星火无限,创新无界”为主题,汇聚一堂。
引燃星火,燧石为媒。国企创新星火以这样的形式汇聚,始于3年前。为加大以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的力度,2023年10月和2024年11月,我省先后举办两届国企“星火”创新创意大赛,累计吸引326家国企、1200余支团队参赛,诞生152项优秀成果,75个项目累计获得投资10.09亿元,85个项目获得实际生产应用,培育出一批填补省内空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项目。“国企‘星火’品牌已凝聚起强大的向心力,成为我省激发创新活力、展示创新成果、促进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启动大会上,省国资委党委书记吴世民介绍。
“就是借助这样的平台,我们的创新成果获得了实打实的市场收获。”上届比赛,鞍山钢铁公司的铁基粉末燃料开发与应用项目赢得大赛一等奖,在主办方的“孵化”支持下,完成顶尖投资机构和产业伙伴深度对接。得到本届赛事启动的消息,鞍钢集团钢铁研究院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廖相巍带领团队,再次前来,“我们期待更多技术成果,加速从实验室向产业化迈进。”
前两届赛事取得的丰富经验、成果,为本届大赛提供了借鉴,促进大赛创新元素迭出。比如,除原有驻辽央企、省市属企业之外,本届大赛还邀请了科研院所、高校、医疗机构参赛。活动期间同步举办的科技创新成果展上,作为高校代表,辽宁中医药大学的展位前,人气很旺。辽宁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医药标准化所所长李可大为中医药装备的现代化研发作推介时,还发现了新的合作伙伴,“辽控集团旗下企业研发的一款长寿命的环保电池,正符合我们团队最新创意产品的需要。”
创新是为了解决问题,许多时候,“有的放矢”的创新,对创新成果有效转化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基于此,本届大赛特设的“揭榜挂帅”环节特别受关注。省属企业13个揭榜挂帅项目榜单、第二批10户省属企业16个人工智能应用场景需求的发布,让活动现场的气氛瞬间达到一个“小高潮”。辽渔集团高附加值南极磷虾产品创制和产业化应用项目,是榜单中的第四项内容。集团副总经理刘冬梅热情点赞大赛对“年轻创新力量”的吸引力,同时“喊话”更多年轻人,“激发智慧和力量,勇于揭榜,敢于突破。”
首届大赛时,辽水集团水科院公司建材所副所长徐志林还是参赛选手。今年,在辽水集团的展位前,他一面积极地推广宣传着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果,一面与不同行业的科研同仁交流观感,“大家一致认为,大赛规模越来越大、形式越来越多元、成果转化的效果越来越好,非常吸引人。”
来自创新一线的认可,无疑是对大赛主办方的最大激励。“我们都知道,与科技创新成绩突出的地区相比,与力量雄厚投入较大的央企相比,辽宁国企科技创新能力还有一定的差距。”省国资委副主任程晓泽表示,“我们会正视现实,有信心、有决心去缩小差距。创新的星火会在辽沈大地上越‘燃’越旺。”
以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者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