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繁体中文
你好,欢迎光临大连瓦房店市市场协会网站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政府动态协会相关文件维权服务会员单位协会章程摄影作品资源下载留言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大连瓦房店市市场协会 > > 政府动态
用户名:
密 码:
   
忘记密码?点这里重设
     新闻资讯
    政府动态
 
看到示范田的收成,种植大户感慨——“种了半辈子地,还是得相信科学”
来源:辽宁省人民政府 官网 点击数:55次 更新时间:2025/10/21 16:45:52

 

收获的季节,铁岭市昌图县三江口镇宝龙村的一片百亩农田里,玉米秸秆挺拔,果穗籽粒饱满。一台大型联合收割机在田地里纵横驰骋,将一个个金黄的玉米棒从秸秆上摘下,收入仓中。

  等收割机将身形圆润的玉米棒倒出来后,围观的村民纷纷上前,有人用手掂量重量,有人数着穗行数,不时发出赞叹:“不愧是示范田,这玉米长势太好了,个个穗齐粒饱。”

  更令大家惊叹的是,此前专家人工收获测产结果显示,这片示范田单产最高达1118.1公斤。“足足比我家玉米亩产高了300公斤,在咱这沙化耕地上,这是咋做到的?”种植大户王亚静问了许多村民都想知道的问题。

  看大家十分好奇,村党总支书记刘忠武赶紧上前解释:“咱村的沙地玉米高产示范田,今年在田间集中展示了8个辽单优良品种和玉米密植精准调控技术。你们看,垄沟间浅埋的黑色管带,就是这项技术的关键之一。”

  顺着刘忠武的指引,村民们在垄沟间发现了一条细细的浅埋管带,距离玉米根部非常近。“咱这地区为啥玉米产量低,沙化土地存不住水肥是主要原因。别小看这条管带,在玉米的整个生长期,通过它就能精准地把水肥供给玉米根系。”刘忠武对大家说。

  通过刘忠武的讲解,村民们对玉米密植精准调控技术有了初步的印象,也了解到这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李少昆团队研发的一项挖掘玉米增产潜力、提升玉米单产水平、实现玉米高产高效的技术,四年前被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专家团队带到了村里。

  “这项技术在咱村,还通过宽窄行定苗,将玉米种植密度从每亩4000株提高至6000株,实现合理密植。同时,在几个生长关键期,以无人机‘一喷多促’作业为玉米丰收‘保驾护航’。”每年示范田秋收,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副所长肖万欣都会赶到田间,向村民开展科普。

  一边听着技术介绍,一边观察田间收割情况,很快村民们就发现,收割机在这块示范田作业的速度很快,1小时就收割了1/3。

  “我种了半辈子地,总觉得自己摸索的就是最好的经验,现在看还得相信科学啊!”王亚静下定了决心,明年自家的110亩玉米都要用上这项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

  田间增产效果明显的技术,一直广受农民欢迎。多年来,省农科院玉米科技服务团队在昌图县北部三江口镇、中部八面城镇、南部亮中桥镇等不同土壤类型区域均建立了百亩以上的高产示范基地,玉米密植精准调控技术辐射面积已超1万亩,2026年预计扩大至5万亩。


以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者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上一篇:严抓秋冬季火源管控 下一篇:一个平台“智”链三千余家企业
 
   友情链接:辽宁省纪检最高检中央纪检监察民主与法制网中国政府网辽宁省人民政大连市人民政瓦房店市人民
协会荣誉 | 会长致辞 | 协会简介 | 机构设置及职责范围 | 协会职能 | 联系我们
大连瓦房店市市场协会 2007-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3013779号-1
邮件:2931180103@qq.com 电话:0411-85595991  地址:辽宁瓦房店市   技术支持:瓦房店汇杰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