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老铁山保护区猛禽迁徙季连续两年超“十万猛” | 来源:大连市人民政府 官网 点击数:90次 更新时间:2025/10/18 11:11:35 |
10月15日15时许,随着一群乌雕飞掠而过并被准确记录,辽宁蛇岛老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下称老铁山保护区)2025年度猛禽迁徙季观测到的猛禽总数突破10万只。截至当日17时,累计观测猛禽数量达100096只。据了解,这是继2024年首次达成“十万猛”观测量后,老铁山保护区连续第二年实现单季猛禽观测量超十万只,且今年达成时间较去年提前了10天,再次刷新中国大陆猛禽监测的历史纪录,进一步巩固了其“中国大陆第一观猛胜地”的地位。
据了解,今年“十万猛”的提前到来,着实给了监测人员大大的惊喜。辽宁蛇岛老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下称保护区管理局)科教中心负责人袁鸿儒向记者道出其中原委:国庆期间原本“猛”力十足,监测总数超过29000只,创下2018年开展猛禽监测以来的同期新高。但随后多日天气不佳且时有连绵秋雨造访,猛禽迁徙也随之“偃旗息鼓”,每日迁徙数量有所波动,为此大家内心都十分担忧焦急。“这次‘十万猛’达成,大家心里都踏实了,也更加振奋了。”袁鸿儒话语中难掩兴奋。
据介绍,今年猛禽迁徙呈现出许多特点,如前期迁徙高峰较过去两年延后约一周,观测总数较去年同期增长约15%。除“万猛日”外,单日观测超过3000只的“超级千猛日”多达14天,多于往年。记者了解到,这些观测结果都得益于监测体系的持续优化与保护成效。监测方法更加科学化,根据风向和猛禽迁徙方向灵活布设观测点位,多组志愿者协同监测,显著提升了数据的完整性与可靠性;队伍专业稳定化,由7名经验丰富的核心监测员带领超200人次的志愿者共同参与,核心人员的专业性确保了数据的准确性,志愿者的辅助则提供了大量影像资料,丰富了猛禽个体识别数据库;科技赋能降误差,持续运用红外热成像相机,有效监测了超高、超远距离迁徙的个体,减少漏记情况。
“按当前过境情况,本季极可能在10月底就能突破去年11万多只的纪录,创下监测新高。”对于后续展望,保护区管理局局长田华充满信心,他说,老铁山连续刷新猛禽观测纪录,在中国大陆监测领域“一枝独秀”,这不仅是数字的突破,更是全社会以实际行动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体现。
来源: 大连日报
以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者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 上一篇:辽宁7项案例入选“2025中国旅游产业影响力案例”! 下一篇:顺畅通关保障“梦想”成真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