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辽渔集团控股的渤海轮渡旗下“绿安平”轮,鸣笛启航,正式投入大连—威海航线运营。
这是继6月初,渤海轮渡所属“绿安通”轮、“绿安达”轮首开大连—烟台新能源车滚装运输航线后,公司又新增的一条新能源车跨海运输航线。
渤海轮渡
开启了新能源车
海上运输新纪元
这次航线的开通运营,不但标志着渤海轮渡开启了新能源车海上运输新纪元,也意味着在环渤海湾区域最重要的两条航线上,渤海轮渡为新能源车主全面提供了专项跨海运输解决方案,渤海湾海上大通道对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助力作用再次凸显。
大连—烟台航线
运营效果远超预期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持续攀升,环渤海湾区域新能源汽车跨海出行的需求也日益凸显、愈发迫切。
渤海轮渡扛重任、克难关、破困局,先行完成了“绿安通”“绿安达”轮2艘载运新能源车船舶的全面技术升级改造,取得了中国船级社授予的锂电池电动汽车运输船级符号,并于今年6月投入大连—烟台航线运营,实现了固定班轮对开,打通了渤海湾新能源汽车运输堵点、难点。
4个月来,两条轮船实现了新能源车运量2.2万辆次,新能源车辆带客近5万人次,运营效果远超预期,获得了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大连—威海航线上
首艘可以运输新能源车的船舶
“不过,我们也看到,大连至威海旅游热线的新能源汽车海上运输堵点问题还没解决,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还很强烈。”辽渔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吕大强表示,为更好满足民生需求和社会公众出行的需要,在辽鲁两地各级交通、海事、港口等部门的积极推进下,在总结“绿安通”“绿安达”2艘新能源运输船成功改造和安全运营经验的基础上,渤海轮渡旗下的威海海大客运公司对所属“绿安平”轮进行了全面技术升级改造,将其打造成为大连—威海航线上,首艘可以运输新能源车的船舶。
船舶安全防线牢固
据介绍,“绿安平”轮拥有高标准安全保障体系,安装有新能源汽车电池安全评测装置、空间火灾及早期预警系统、等效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智能水炮系统等一系列满足并高于新能源车运输规范和指南要求的消防设备,获得了中国船级社锂电池电动汽车运输船级附加标志“NEV Carriage(B)”,船舶安全防线牢固。
单航次可装载电动汽车110辆
“绿安平”轮投入营运后,主要执行大连港与威海港的往返航线,单航次可装载电动汽车110辆,同时还能满足其他类型货运车辆乘船过海的需求。
“绿安平”轮的开通,解决了连威航线新能源车主跨海出行的难题,为区域内产业协同、资源互补及文旅融合等多方面的深度对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对构建渤海湾海上高效物流大通道、促进环渤海湾地区的经济发展、拉动辽鲁两地经济文化交流、拓展区域发展新增长点、挖掘两地海洋经济及海洋旅游文化的价值潜力,都极具促进作用。
本条微信由大观新闻编辑制作
转载请注明:来源大观新闻(微信号:Daliandaily)
文字: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李小华
图片:受访单位提供
编辑:李金秋
美编:张强
校对:魏红
责编:秋菊
主编:李元臣
监制:穆军、侯智良
以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者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