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大连西太装置自主智能优化项目可年创效6800万元 | 来源:大连市人民政府 官网 点击数:103次 更新时间:2025/9/21 11:01:10 |
近日,大连西太平洋石油化工有限公司重点科研项目“基于数据驱动的常减压实时闭环优化方法”顺利通过专家组验收。该系统以“AI+工艺”为核心技术路线,成功破解了千万吨级常减压装置实时优化难题,每年将为企业新增经济效益6855.8万元。该项目是中国石油集团各炼化单位中首个研发成功并投入使用的,为炼化行业发展新质生产力树立了技术标杆。
作为炼厂“龙头”装置,大连西太100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长期面临原油性质多变、多系统参数非线性关联、传统模型实时性不足等挑战,全流程在线优化一度成为行业共性难题。为此,大连西太组建跨工艺、设备、自控、信息等多领域的专家团队,确立“感知—决策—执行”全流程智能优化技术路径,构建起覆盖装置全流程的AI驱动优化体系。
据了解,该项目在技术创新上实现了多重突破。针对工艺大数据特性,研发数据清洗修复、时序分析等专项处理算法,结合关联规则挖掘、深度学习等技术,构建融合行业专家经验的规律挖掘模型,为精准优化奠定数据基础。创新采用第一性定理的人工神经网络(ANN)模型表达技术,将换热网络核心机理嵌入数字孪生模型集群,同时开发装置动态模型、678个分钟级软仪表监测体系及设备异常检测模块,形成全链条技术支撑。
“我们构建的闭环体系,借助AI算法深度挖掘生产数据价值,精准适配不同工况需求,优化调整效率,较传统人工提升超80%。”大连西太平洋石化公司炼油二部科研项目负责人张家华介绍。系统投用后,关键工艺参数波动方差均值降低40.32%,航煤、柴油收率分别提升0.21%和0.86%,石脑油初馏点及终馏点、常一线闪点、常三线95%点等关键指标预测精度达到行业领先水平,标志着装置正式迈入数据驱动的智能化生产新阶段。
“装置稳定性和收率的双重提升,既降低了生产风险,又增强了效益韧性,为智慧炼厂建设筑牢了基础。”大连西太平洋石化公司生产运行部主任齐恒山表示,该技术路径将为炼化行业智能化转型注入强劲动力,也为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新路径。
来源: 大连日报
以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者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 上一篇:3.6万人入场 初步达成就业意向9300人次 下一篇:我市36家企业和产品入选2025年省消费名企名品目录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