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在中国质量(南京)大会“推动质量治理现代化 助力提振消费信心”专题会议上,区域公共品牌传递质量信任提振消费信心典型案例正式发布。
图为中国质量报刊社副社长刘佳发布区域公共品牌传递质量信任提振消费信心典型案例。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精神,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6月27日专门印发《关于征集质量赋能新质生产力典型案例的通知》,正式启动案例征集工作,其中方向(三)为区域公共品牌传递质量信任提振消费信心典型案例。
根据总局统一部署,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广泛发动。共征集到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送的231个案例。最终确定20个案例为“区域公共品牌传递质量信任提振消费信心”典型案例。
为提升典型案例的针对性与可推广性,我们依据品牌覆盖范围与产业聚焦度,将入选案例分为两类:一类是涵盖多品类产品(服务)的综合类品牌案例,另一类是深耕特定产品或产业的单一类品牌案例,每类各10个。
质量赋能新质生产力典型案例方向(三)
区域公共品牌传递质量信任提振消费信心典型案例名单
综合类区域公共品牌
1 .“蒙”字标——创新赋能产业发展,信任铸就价值标杆
2 .率先探索“标准+评价”新模式,“好品山东”引领品牌高端化发展
3. 以“标准+认证+标志+文化”模式,打造高端区域品牌“吉致吉品”
4 .持续打造“辽宁优品”品牌,助力新时代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
5.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数字化赋能,“饶有丰味”成为特色产业发展新引擎
6 .高品质+高认可度+高竞争力,以“青岛优品”带动“品牌之都”融合发展
7 .“芜湖智造”锻造行业品质,“质量齿轮”驱动消费信心
8 .“鹭品”护航,食安厦门:打造舌尖上的品质符号
9 .凝聚企业合力、扩大品牌声量,“东莞优品”助力东莞制造走出去
10.高标准+严认证+强监管,凝心聚力打造“山西精品”
单一类区域公共品牌
1.以“机制创新+科技驱动+三产融合”为核心驱动,擦亮“洪湖莲藕”金字招牌
2.以“地理标志+全产业链”为路径,“富平柿饼”构建质量品牌新生态
3.质量赋能,品牌共赢,“哈密瓜”书写乡村振兴甜蜜新篇
4.创新统筹发展“三茶”理念,助推“武夷岩茶”向高价值跃升
5.从街边小吃到百亿产业,“柳州螺蛳粉”以标准化、品牌化传递质量信任
6.以“法”畅“序”,以“融”促“转”,“袁州茶油”实现从产品到产业的跨越发展
7.以“安化黑茶”为纽带,筑牢质量信任激发消费活力
8.创新质量管理,培植信用优势,助推“射阳大米”品牌产业链质量提升
9.融合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以“当雄牦牛”助推乡村振兴
10.从特产到地标,“城口老腊肉”以品牌升级推动质量信任体系建设
“蒙”字标汇聚“草原好味道”,成为内蒙古品质的金字招牌;
“好品山东”聚合产品、工程、服务优质资源,率先开创“标准 + 评价”区域品牌建设新模式;
“吉致吉品”攒聚线上线下营销渠道,创新推进区域互认,搭建全领域质量基准体系;
“辽宁优品”聚焦“1+4”品牌体系建设,推动“颜值”转化为“产值”、“品牌”沉淀为“价值”;
“山西精品”聚合 16 条重点产业链,打造权威“质量信任标签”;
“鹭品”凝聚厦门市民对食品安全的期待,成为“吃得放心”的城市品质符号;
“青岛优品”聚力构建品牌培育、申报、宣传、预警监测 “一站式”服务,牵头制定全国首部品牌建设领域地方立法;
“芜湖智造”聚拢龙头企业与中小微企业,打造“技术共享 + 品牌共生”产业生态;
“东莞优品”凝聚政府、企业协同合力,让优质品牌成果可感、可知、可用;
“饶有丰味”集聚特色农产品的独特风味,让“绿色生态、品质优先”理念深入人心。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吴承丙围绕共建共享“好品山东” ,赋能消费提质促发展进行经验交流。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吴振清围绕“蒙”字标品牌培育工作做经验交流。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党组书记、厅长武忠旭围绕打造“吉致吉品”高端区域品牌进行经验交流。
“洪湖莲藕”精心构建品牌“护城河”,以“平台化” 收益反哺地方建设,惠及万千民众;
“武夷岩茶”精细化打造全产业链发展体系,让一片小叶子成长为带动产业增收的“金叶子”;
“射阳大米”精准构建“证码合一”质量追溯系统,为区域公共品牌质量管控提供低成本、高效率样板;
“富平柿饼”在品牌培育上精耕细作,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市场运作”的县域特色产业发展模板;
“袁州茶油”精准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实现从“卖油”到“卖游”的价值升级;
“柳州螺蛳粉”精确定位标准化、品牌化发展路径,筑牢质量根基,让街边小吃崛起为百亿级产业;
“城口老腊肉”精心挖掘历史文化与饮食文化内涵,打造“培育—宣传—保护”创新样本;
“哈密瓜”精准破解生鲜果品“季节性瓶颈、低附加值、分散经营”三大难题,实现从“单点突破”到“集群共赢”的转型;
“安化黑茶”精准打通消费堵点,持续开展低质低价、商标侵权专项整治,净化市场环境;
“当雄牦牛”坚持精品发展路线,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在增加牧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中发挥重要作用。
物以类聚,聚的是品质共识,聚的是市场人气;精益求精,用匠心打磨产品,用精心创造价值。这些典型案例不仅展现了区域公共品牌的强大聚合力,更彰显了“质量是品牌生命线”的核心逻辑。
来源:中国质量报
编辑:赵 铭、康 欣
责编:滕树鑫
审核:李茉娜
以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者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