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7个月累计缓缴税费500万元,第三方服务费省下近20万元,流动资金压力缓解,生产活力释放,今年营收力争再上一个新台阶!”谈起家门口建起的保税罐,辽宁圣德华星化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明江获得感满满。
圣德华星是辽阳精细化工产业领域的“骨干”,但企业一直受困于一个“老难题”——关键生产原料需依赖第三方间接进口。如何实现原料直采、缓解资金压力,助力企业释放更大潜力?
辽阳市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主动靠前服务,商务等多部门联动,将东北地区首个公用型保税罐建在企业的家门口。“节省第三方服务费不说,原料随提随用随清关,制度性交易成本明显降低。”张明江表示,这保税罐就是观察辽阳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独特窗口。
当下的辽阳,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让企业“办事更方便、赚钱更容易”,正从政府的主观努力变成企业的精算结果。
辽阳的“经济森林”,发展“生态”如何?增速里看答案。
近两年,辽阳实有经营主体增速、引进国内实际到位资金增速,始终位列全省前茅。特别是今年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位列全省第四,创“十四五”以来最好位次。
三个增速,一个看“活力”,一个看“引力”,一个看“潜力”。从这“三力”可以看出,辽阳的营商环境越变越好,投资者对辽阳的预期持续增强。
无事不扰,有事必应
“发展环境好了,人气旺了,热度高了,每个在辽阳工作生活的人都是受益者。”在辽阳,对优化营商环境的共识,并非零散观点的简单叠加,而是一场上下同欲、覆盖各类群体的同频共振,这种开放豁达的重商基因是刻在辽阳人骨子里的特质。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辽阳拥有23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东北地区建置最早的城市。这片古老的土地,为临河而生的襄平人种下了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文化基因。以东北地区民营经济发展改革示范城市建设为牵动,辽阳成为全省民营经济发展活跃、特色鲜明的地区。然而,近年来,受多重不利因素影响,辽阳各类经营主体,特别是民营企业的发展一度面临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
辽阳市委、市政府深刻意识到,信心赛过黄金,优化营商环境正是提振信心、激发活力的关键之举。为此,辽阳以“政府更有为”推动“市场更有效”为抓手,围绕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良法善治的法治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等重点,全面优化升级营商环境,核心就是要让企业“办事更方便、赚钱更容易”,从政府的主观努力变成企业的精算结果。
召开千人大会,持续释放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强烈信号;立法出台《辽阳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条例》,亮出坚定支持企业的鲜明态度;实施“免申即享”“一件事一次办”等标志性改革,让企业办事更方便……辽阳举全市之力优化营商环境,为各类经营主体注入发展信心和动力。
“首批通过‘富业智云’农业智慧平台指导养殖全过程的肉鸡已出栏,从目前的效果来看,仅饲料和水这块,每年就可节约成本约50万元。”辽阳市富业永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石山磊说,“政府部门的精准帮扶,转化为我们企业看得到的红利。”
将时间的指针拨回9个月前,石山磊的心情与现在的轻松愉悦完全不同,每天都焦躁不安。当时富业永生正抢抓数字化浪潮机遇,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但手中的资金不足,如果筹不到钱,直接影响项目的实施。
“缺少抵押又没有担保,像我们这样的涉农中小微企业融资太难。”不想错过发展良机的石山磊向农业农村部门求助,很快就得到反馈,“金融部门今年首次推出一款叫‘辽农振兴贷’的产品,既不需要抵押物,也不需要担保,凭借对企业信用评估就可放款。”在辽阳农业农村部门的帮扶推进下,石山磊最终拿到了300万元贷款,项目成功上马,企业发展信心大增。
“有事必应”,让企业发展信心大增。而“无事不扰”,则让企业轻装上阵,心无旁骛做大做强。
走进位于辽阳市生态环境局办公大楼7楼的辽阳市生态环境智慧执法平台办公区,只见实时跳动的各种数据如同生态环境监管的“数字脉搏”。一旦发现排污单位在线数据出现异常,预警机制即刻启动,相关信息将通过平台或微信等方式及时推送给企业环境管理人员。
“以往的监管需要执法人员到企业现场进行污染物排放的监测检查,如今通过智慧执法平台,对企业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控数据跟踪调度,只要鼠标一点,所排查的问题就会出现,我们根据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判,分类处置,实现对问题企业及时提醒帮扶,对违法企业有效精准监管。”辽阳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队长刘汉武介绍,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监管“一刀切”的问题,有效节约政府行政资源、提高执法效率的同时,还减少对合规企业的现场扰动,使其专心致志谋发展。
年初以来,辽阳市通过平台开展远程巡查、数据比对,累计实施非现场检查1500余家(次),依托推送的违法线索开展线下核查属实违法问题12件。看似不管,实际上却管出了高水平,装备了科技手段的这只“有形的手”,在辽阳优化营商环境中大显身手。
“在辽阳经商,企业办事不用求人。”“随叫随到、不叫不到、说到做到、服务周到!”“政府服务就像‘阳光雨露’一样,平日里无事不扰、没有感觉,需要时无处不在、有事必应。”……
“无事不扰,有事必应”,已成为辽阳政府“有形之手”有为善为的最好注脚。
栽好梧桐,凤自来栖
“虽然通过立邦牵线过来的,但到辽阳一年多,感受最深的是我们来对了!”辽阳唯天包装器材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格说,在辽阳工作生活都非常舒心,归属感很强。
故事还要从两年前说起,作为全球著名的涂料制造与服务商,立邦伴随市场的快速发展,把在东北地区布局新工厂提上了重要日程。2023年7月,经省驻沪办牵线搭桥,立邦公司受邀请来到辽宁,同辽阳灯塔市展开了对接。
“提前为我们准备了待拍净地块、工业园区、闲置厂房等多套选址方案,我们中午提出可否提供航拍简图的要求后,利用无人机航拍制成的简图下午就交到了我们手中,这种优质高效的服务远超预期。”立邦新型材料(辽宁)有限公司负责人李豹回忆,立邦公司被辽阳诚恳的招引态度及热情周到的服务深深打动。
随后,经过对多个投资区域的研究论证,立邦作出将项目落户辽阳灯塔市的决定。
意料之中,辽阳没有让立邦失望。市县两级多个部门联动,仅用一个多月时间便帮企业完成了注册、立项、能评批复、厂房租赁等工作。最终,项目从进场施工到投产开创了国际涂料行业100天建厂的速度先河,更是跑出了投产4个月便升规的加速度。
“我们不仅仅是提供一块地、一个厂房,更是要打造一个让企业安心发展、舒心成长、专心壮大的港湾,确保企业引进来、留得住、发展好。”辽宁灯塔经济开发区自然资源和建设一部副部长艾威的话语,透露出的是辽阳对企业的真诚与承诺。
正是被这种真诚与承诺打动,立邦对配套伙伴热情推介辽阳,当起辽阳的“招商特使”。天津市唯天涂料包装器材有限公司因此同辽阳结缘,在辽阳投资建设了子公司——辽阳唯天包装器材有限公司。
“营业执照等各种手续一周帮着办齐,设备安装一个月完成……”徐格感触颇深,辽阳务实高效的服务环境真正转化为企业可知可感的“时间效益”和“经济效益”,这里每个人对待客商如同家人一般,遇到困难都会毫不犹豫地上前“搭把手”。
去年,在辽阳唯天即将投产之际,由于环境不熟,外出招工没找到劳务市场的徐格误入灯塔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机关办公区,原以为会无功而返,没想到还有意外之喜。
“进门后遇到个女同志,我把招工的需求说了下。她拿出手机加了微信让我把营业执照、法人身份证等信息传给她,说会通过微信朋友圈、本地媒体帮忙推介,还说效果应该不错。”徐格半信半疑地回去等了两天,结果第三天就不断有人到企业应聘,所需的工人很快就招满了。
“到现在都不知道在灯塔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遇到的那位同志是干啥的,叫啥名。”徐格说,辽阳有宾至如归的温暖,现在他也开始向其他企业朋友推介辽阳,希望更多企业家走进辽阳、爱上辽阳、扎根辽阳。
栽好梧桐,凤自来栖。来自山东淄博的旺林新材料项目一期投产后,追加投资的二期项目正在推进;辽阳籍企业家——上海燕归来集团董事长孙江燕返乡投资打造的国际温泉康养小镇项目正如火如荼建设……今年前8个月,辽阳实现新签约项目198个,已落地项目149个,当下的辽阳,已成为各类国企、民企、外企竞相登陆的投资洼地。未来,辽阳将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动营商环境优化,持续增强各类经营主体的获得感、礼遇感、归属感。
以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者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