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大连海关初步统计,大连市前7个月累计完成进出口总额2742.9亿元,同比增长7.7%,增幅高于全国(增长3.5%)4.2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增长0.4%)7.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441.2亿元,同比增长20.1%(贸易顺差扩大到139.5亿元)。进出口增幅在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5位,比去年同期排名上升9位。
运行主要特点
1.转口贸易比重显著提升。前7个月,我市保税转口贸易实现进出口额610亿元,增长44%,占比24.7%,比去年同期提高8个百分点。一般贸易进出口1446.5亿元,下降2.2%,占比52.7%,比去年同期下降5.3个百分点。加工贸易进出口660.6亿元,增长5.7%,占比24.1%,比去年同期下降0.5个百分点。
2.民营企业增幅由负转正。前7个月,民营企业进出口1506.3亿元,增长3%,占比54.9%,比去年同期下降2.7个百分点。外资企业进出口930.9亿元,增长12.4%,占比37.6%,比去年同期提高5个百分点。国有企业进出口299.1亿元,增长19.5%,占比12.1%,比去年同期提高2.3个百分点。
3.船舶产品保持高速增长。前7个月,机电产品、石化产品强势拉动我市出口增长。其中船舶出口133.7亿元,增长28%,占大连市外贸出口总值的9.3%;鱼片及鱼肉出口48.3亿元,同比增长14.5%;钢铁结构体出口45亿元,同比增长1.6%;浮动平台出口37.9亿元,同比增长8054.1%;机动车零部件出口28.4亿元,同比增长51.8%;机动车出口26.8亿元,同比增长208.2%;塑料制品出口23.2亿元,同比增长28.2%。同期,保税期货原油转口快速发展,共出口保税原油103.3亿元。上述产品净增加209.2亿元,拉高大连市外贸出口增长18.3个百分点。
4.新兴市场保持强劲势头。前7个月,我市对马来西亚进出口保持强劲增长势头,进出口实现345.8亿元,同比增长58.4%,继续保持我市第二大贸易伙伴。传统市场方面,对日本进出口322.3亿元,增长4.3%;对韩国进出口290.7亿元,增长29.2%。
今年以来,大连市外贸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展现出强劲的发展韧性。一季度我们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推动大连市建设东北亚大宗商品资源配置基地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大连市关于支持大宗贸易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大连市关于支持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大连市2024年度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外贸方向)申报指南》,在大宗商品、外综服平台发展等方面提出支持举措;二季度会同16个部门联合制定出台了《大连市关于稳外贸的若干措施》,提出20条稳外贸政策措施,在服务企业综合服务、开拓国际市场、内外贸一体化发展、金融支持、对外投资等五个方面支持外贸企业稳定发展。
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也同期开始“加速度”。铜精矿“保税混矿”、融资租赁等贸易模式持续扩大贸易额;首单绿色甲醇加注、首单绿氨加注、保税维修等同步助力外贸发展新动能;保税再制造、保税混兑等也在积极谋划中。
下一步,我们将聚焦外贸企业需求,精准施策稳订单,多措并举拓市场,同时依托大连口岸和自贸区优势,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支撑。
来源:对外贸易管理处
美编:王良
以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者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