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万物生长,大自然以热烈方式展现着生命的蓬勃与繁荣。一场农业领域的盛会,把“育穗”的喜悦、丰收的希冀,献给辽宁振兴发展进程中的辛勤耕耘者。
7月12日,第七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在沈阳国际展览中心开幕。作为全国粮食行业规模最大、门类最全、最具影响力的市场化品牌展会,本届粮交会以“粮安天下聚合力、产销融通促发展”为主题,旨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广泛凝聚各方力量提升粮食市场化交易水平、推动粮食流通提质增效,为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这是辽宁首次承办粮交会,本届大会展会面积超10万平方米,为历届规模、面积最大。逾4000家企业参展,5万余名行业人员齐聚我省,他们带着新理念、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来到这片投资热土,打开合作之门,寻求升级之钥,启迪振兴之路。
行走粮交会、观察粮交会,可喜的场景随处可见:在这一国内外粮食企业纷纷宣传新产品、新成果的竞技平台上,“辽字号”粮油产品受到多方青睐。社会各界正从盛会中的一个个活动、一场场展示、一次次交流中读懂“辽宁好粮油”之优、拥抱“辽宁好粮油”之机。
叫响“辽宁好粮油”品牌
踏入大会现场,喧嚣热闹的景象扑面而来:展馆内人潮涌动,来自天南海北的参展企业与采购商热烈交流,此起彼伏的交谈声、产品介绍的讲解声,交织成一曲充满活力与希望的协奏曲。
偌大的展馆内,脱贫地区消费帮扶展区、优质粮油产品展区、粮油机械设备展区、美食品鉴区、推介区等14个展区宛如一幅绚丽多彩的丰收画卷徐徐展开,每一处都别有风格。
优质粮油产品展区是各大品牌比拼较量的“主战场”。采访中,不少辽宁的参展企业都表达出相似观点——在粮食行业,辽宁的好资源造就了辽宁的好产品。但好产品如何卖出好价钱,始终是企业求解的难题。当前,借力粮交会,辽宁众多企业正从“卖原粮”向“卖品牌”转变,不断锻造自身的产品开发能力、品牌影响力、市场营销力。
各种来自辽宁的优质杂粮做成大米薄脆、小米薄脆、绿豆薄脆等,被装入名为“嘎嘣脆”的杂粮薄脆礼盒;荞麦面条、小米面条、高粱米面条等杂粮面条组成名为“秃噜”的面条礼盒;土豆干、茄子干、黄瓜干等晾干的蔬菜化身名为“敞晾儿”的干菜礼盒……在优质粮油产品展区,来自沈阳的农产品品牌“咚呗哟哩”因设计融入了地道东北话,其特色农林产品伴手礼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
“很多游客来到东北玩,想带伴手礼回去,却不知道该带什么,买回去的往往也都是一些没有设计感的产品。我们设计这些伴手礼的初衷就是解决这个需求,给游客做一款带有浓厚东北地域文化的伴手礼。”农文商旅(辽宁)品牌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健说,辽宁粮油的好产品很多,亟待通过创意形式、多渠道开发,将产品附加值加上去。
对此,营口荣库米业有限公司销售经理张金荣深有同感。“通过粮交会,我们越来越意识到品牌建设的重要性。只有抓住粮食种植、加工、销售的后半段,才能为品牌创造更多附加值。”张金荣告诉记者,从粮交会现场回去,新的产品开发计划将迅速提上日程。
搭建产销对接的桥梁
跨越2000余公里,辽宁绿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盖井云与广东采购商的手紧紧握在一起。粮交会现场,双方达成“万吨级”的意向合作。
合作源于产品的品质、企业的实力。绿谷农业生产的“胜利谷”牌小米入选“辽宁好粮油”产品名录,通过了有机食品认证。今年2月28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正式公布58家粮油适度加工标准化试点企业名单,绿谷农业位列其中。
“七届粮交会,我从未缺席,企业每年在销路上都有新突破。”盖井云说,去年粮交会刚开幕不久,企业就签下一个千万元级别的销售订单。今年刚开幕,企业也是收获颇丰。
这样产销高效对接的场景,在粮交会上不断上演。作为全国粮食行业的盛会,粮交会是全系统和行业推动产销衔接的重要平台,也为辽宁粮油企业提供了难得机遇。盛会中,一场场产销对接活动热烈开展,为粮食产区与销区的企业搭建起合作共赢的桥梁。
大会开幕式上,辽宁与陕西、安徽、山西、浙江等13个省区达成战略合作,开幕式上签约项目10个、金额9.6亿元。在辽宁展区同期活动中,我省粮油企业与省内外客商签约项目24个,达成交易金额40亿元。
构建高效协同产销体系,离不开物流助力。如今,辽渔集团利用便捷的公路网络、铁路专用线及旗下渤海轮渡15艘国内先进大型客货滚装船优势,每年通过多式联运输送东北玉米、大豆等粮食总量近50万吨,且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不仅大幅降低物流成本,更构建起“北粮南运、海陆粮运、速达南北”高效流通的重要海陆通道。
辽渔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昊告诉记者,通过粮交会,辽渔集团正在帮助更多企业实现跨区域产销协作,力促“粮食不仅要种得好,而且要运得出”。
助推创新研发的平台
一粒稻谷,可以演变出12种形态的产品:除了常见的稻米油、大米,还可以分离出米糠蜡,可应用于电器的绝缘体材料,家电、地板等的磨光剂;提取出的油酸甲酯,可以开发出产品质量性能良好的生物农药制剂;分离精制出的谷维素可以在食品中用作抗氧化剂……将稻谷“吃干榨净”者,是此次参加粮交会的辽宁丰之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产品线不断创新来自消费升级、市场倒逼。在粮食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仅靠原有的米面粮油产品很难支撑企业发展壮大。客户的新需求推动了丰之锦的转型升级。
一次,某国际知名化妆品品牌需要天然阿魏酸作为化妆品原料,叩开了丰之锦延长产业链的大门。经研究表明,天然阿魏酸具有抗紫外线作用,也可以起到杀菌、消炎、美肤作用。而稻米油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皂角,经过水解、分离纯化,恰恰可以得到天然阿魏酸。
“此前,我们从未想过,作为一个粮食企业,能和国际高端化妆品品牌形成‘链接’。”丰之锦公司行政经理林相竹说,这次经历让企业意识到,加强研发创新、延长产业链才是破解“内卷式”竞争之道,也能让粮食这一传统商品焕发新的经济活力。如今丰之锦的天然阿魏酸年产量达400吨,规模位居世界首位。
丰之锦的蝶变故事启发了众多从业者。盛会中,不少从业者表达出希望借助粮交会这一平台,能与科研单位、高校等建立合作关系,通过科企对接、校企对接,生产更多适应当下以及未来市场需求的好产品。
这正是粮交会能超越交易的另一层价值——助推创新研发、帮助思想扩容,从而进一步提升辽宁粮食产业的技术水平、深加工水平,在更长周期内推动经济增长。
成果在这里展示,观点在这里碰撞,共识在这里凝聚。活动刚刚开幕,精彩仍在继续。
以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者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