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根基在实体经济,关键在科技创新,方向是产业升级,动力在金融赋能。
近年来,我省持续加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保障力度,加快推动从“金融血脉”到“振兴肌体”的协同进化,推动资本加速“跑步进场”,用金融活水精准浇灌产业沃土。
辽宁睿康私募投资基金锚定战略性新兴产业,以2亿元真金白银投向东软智睿、拓邦鸿基、歌锐医疗、亿方联创等一批我省优质科技型企业。歌锐医疗、亿方联创两家省外企业在基金的牵线搭桥下选择落地辽宁,为辽宁相关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注入创新活力。
辽宁德鸿数科基金紧紧围绕数字经济发展布局,已累计投资美行科技、国瑞新材、帝京半导体等企业超亿元,同时,多个本地项目成功吸引了深创投、科大讯飞、腾讯等知名公司的目光,在资本市场上的热度持续攀升。
达晨财智与大连市引导母基金联合举办多场专题路演,吸引社会资本对当地优质项目大连融科储能投资2.2亿元,带动优势产业转型升级。
去年以来,国内创投机构与辽宁深化合作,持续重点支持重点领域和科技企业。在金融活水的滋润下,今日之辽宁,产业发展攀高跃升,科技创新星火燎原,企业成长朝气蓬勃,处处是兴旺发展的动人场景和日益高涨的创新热情。
政策精准发力
吸引资本集聚
创业投资作为驱动科技创新、激发创新活力的重要力量,既是引导金融活水流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重要渠道,也是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的关键支撑。辽宁持续优化金融环境、改善金融生态,积极为各类投资机构在辽兴业投资创造良好环境。
一诺千金,我省拿出真金白银全力支持创投发展。对于符合条件的创投机构,按照新增投资额的1%给予每家每年最高1000万元的财政激励,同时将创投人才列入“兴辽英才计划”,对入选人才给予10万元奖励。
高位谋划,我省设立政府投资引导基金。省、市两级财政出资设立政府引导基金认缴规模已达600亿元左右,尤其是省级层面组建的辽宁产业投资基金,参与设立科技创新、人才培育等各类子基金26只,总规模已达437亿元,形成了政府引导基金与社会资本协同发力的有效模式。
拓宽投融资渠道,上线“创投辽宁”股权投融资服务平台。同时常态化开展“创投辽宁”股权投融资路演活动,通过上交所“星企航”、深交所“科融通”平台全国推送,并先后走进深交所、北交所开展线下路演活动,累计向千余家次省内外投资机构发布企业融资需求近300亿元。
去年我省成功举办2024辽宁产投融合发展大会。大会以“培育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发布200个重点新质生产力企业融资项目,释放融资需求超120亿元,吸引三大证券交易所、国家级大基金以及占国内头部机构60%份额的优秀基金齐聚一堂、共绘发展宏图。
资本“候鸟”北飞
布局新赛道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头部机构纷至沓来。自去年产投融合发展大会召开以来,目前辽宁已吸引25只基金,认缴规模超75亿元,精准投向高端制造、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质生产力领域。
作为东北地区首只QFLP基金,光控智能制造股权投资基金总规模7亿元,通过“境外资金+央地合作+金融赋能+产业协同”的创新模式,有效吸引境外资金投资辽宁智能制造、高端装备等重点领域。
由国科创业投资与辽宁产业投资基金共同设立的中科科技成果转化创业投资基金,总规模5亿元,以这只基金为投资通道,在沈阳、大连各设立一只天使类子基金,用以支持我省科技成果转化和初创期企业的发展,推动吸引资本参与天使投资。
据介绍,我省力争利用5年时间设立目标规模20亿元的辽宁科技创新天使投资母基金,采用“1+N”模式推动构建我省天使基金集群,重点投向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领域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的早期科创及成果转化项目,为培育科技产业新动能奠定基础。
由盛京金控集团牵头设立的省内首只S基金——科拓新力S基金,通过对接国家大基金与优秀产业基金份额,有力拓展了辽宁创业投资、风险投资的退出渠道,标志着辽宁在完善创业投资退出机制上迈出了关键一步。
创新动能澎湃
产业加速升级
近年来,省地方金融管理局不断健全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功能,在金融赋能培育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方面加速推进。通过母子基金联动、央地合作、走出去、请进来结合“线上+线下”路演等模式,逐步完善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基金生态体系,倾力打造高端产投融合平台,加快完善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体系,不断深化金融领域改革创新,形成蓬勃向上的发展势头。
辽宁产业基础雄厚,工业门类齐全,正在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2024年,辽宁区域创新能力排名前移5位、提升幅度位居全国第二,研发投入强度创十年新高;全省专精特新企业超过3600家、“雏鹰”“瞪羚”“独角兽”企业突破6200家,4个万亿级产业基地、22个重点产业集群加速崛起,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硬科技”领域发展动能强劲,新质生产力持续壮大。大批科技型、创新型企业快速成长,亟须投资机构的精准赋能,也为投资机构提供了难得的优质投资标的。
资本精准滴灌
价值加速释放
在产业升级与创新驱动的大背景下,辽宁企业与资本的对接需求日益迫切,优质企业持续通过资本市场实现价值释放。
上市梯队厚积薄发。2024年全省新增辅导备案企业6家,新三板挂牌企业9家;优选150家企业纳入上市后备库,总数达470家,构建了企业上市梯次递进的良好格局。
区域市场活力迸发。辽宁股权交易中心“科技创新专板”已培育企业1084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72%,通过股权融资、可转债等服务累计促进企业融资830亿元,占全国35家股交中心的3.5%。
基金赋能成效显著。辽宁产业投资基金积极引导各类资本加快对辽宁企业投资进度,累计向各类科技型企业提供111亿元资金支持,推动了富创精密、中蓝电子、天元航材、冷芯半导体等一批省内重点科技企业加快发展。发挥“以投带引”模式,成功引进深圳亿方联创、北京歌锐科技等科技企业在辽设立子公司,助力高端人才引育与产业升级。
盛京金控集团旗下多只基金累计投资300余个项目,其中20余家被投企业已成功上市、多家企业获得上市辅导,60余家企业获评独角兽、种子独角兽、潜在独角兽、瞪羚企业。新基发展有限公司作为东北唯一拥有环保工程全项资质的企业,在沈阳经济区产业基金支持下,2025年落地鞍山畜禽粪污资源化项目。
打好打赢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决胜之年决胜之战,需要投资机构的鼎力支持。
如今,越来越多国内有影响力的创投机构投资辽宁、扎根辽宁。辽宁也将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优化创业投资“募投管退”全链条支持政策措施,全力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与各投资机构携手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共创共享发展新成果。
来源:辽宁日报
编辑:张承娇
校对:陈侃 韩旭
责编:吴溪 冯心
审核:张增娇 安立军
以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者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