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是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国家安全部发布了《国家安全机关开展12339公民举报年度表彰奖励活动》。
据了解,这次表彰奖励中,全国共有90余名群众分别获得特别重大贡献、重大贡献或重要贡献奖励。各地国家安全机关依据《反间谍法》《公民举报危害国家安全行为奖励办法》,对获奖人员给予了精神和物质奖励。
其中,来自边境地区的出租车司机老康,不顾个人安危,与境外间谍嫌疑人员英勇斗争,协助破获重大间谍案件,获得特别重大贡献奖励;
来自山东的影视从业者小王,及时发现重大失泄密隐患并举报,获得重大贡献奖励;
来自沿海地区的渔民小鲁,在海中打捞到一件境外窃密装置,获得重大贡献奖励;
来自北京的大学生小徐,举报有人售卖国家秘密,协助及时消除安全风险,获得重大贡献奖励;
来自辽宁的公司职员小刘,举报可疑人员窃拍军事设施,获得重要贡献奖励;
来自浙江的学者老石,发现境外机构非法窃取我敏感信息数据,获得重要贡献奖励。
哪些是间谍行为?
哪些人更应警惕被策反利用?
-
留学生
-
高校师生
-
军事发烧友
-
军工企业、国防科研单位人员
-
年轻网友等
据国家安全机关统计,以上人员容易被境外间谍机构策反,可能会被利用。
发现间谍怎么办?
-
拨打举报电话:12339
-
举报网站:www.12339.gov.cn
公民举报间谍行为,起到重要作用的,将给予重金奖励。
本条微信由“大连发布”(微信号:dl-fabu)编辑制作
来源:国家安全部 央视新闻
编辑:姜赟
校对:鞠传强 滕永梅
主编:单淼
监制:穆军 高忠华
以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者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