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24-2025学年全国中学生天文知识竞赛辽宁赛区预赛在大连市第三中学举行 | 来源:大连市教育局 官网 点击数:181次 更新时间:2025/4/8 13:13:10 |
2024-2025学年全国中学生天文知识竞赛(Chinese National Astronomy Olympiad)辽宁赛区预赛于3月29日在大连市举办。本次比赛由中国天文学会主办、北京天文馆承办、大连市第三中学协办,来自沈阳、大连、鞍山、本溪4个城市的120名学生参加比赛,实现首次将国家级天文赛事引入辽宁。
一是精心组织筹备。学校成立专项工作组,与竞赛组委会建立高效对接机制,详细研究赛事要求与流程细节。通过召开3次校内协调会,细化任务分工;依据竞赛标准,比赛设置了4个标准化考场,120个考位。实现了考场布置规范化、考务管理精细化、服务保障人性化。
二是严格竞赛流程。北京天文馆首席科普专家、辽宁赛区督考教师亲临指导,通过“三个强化”确保考试万无一失。强化规则意识,确保考务人员理解竞赛章程,严格按照规定执行;强化流程把控,对每个环节进行细致的规划和监督,确保流程的顺畅和高效;强化风险管理,制定应对策略,确保竞赛有序开展。考务人员尽职尽责,维护了良好的考场秩序。学校赛事组织工作标准高、要求严、落实细,为考生营造了良好的竞赛环境,赢得各界一致好评。
三是创新竞赛命题。本次竞赛设置初中、高中两个组别,考试内容呈现明显的知识梯度:初中组以搭建基础认知框架为核心,既注重与中小学地理、物理课程的衔接,又涵盖天体运动规律、太阳系基本特征等核心知识。特别设计四季星空辨识、光学望远镜原理等观测技能模块,同时将传统文化中的天文智慧与现代科学前沿(如系外行星探测)有机结合,激发学生对天文现象的多维度思考。高中组在初中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引入更深层的理论工具,新增赫罗图解析、天体距离测算等定量分析内容,强化天球坐标系等空间认知训练。通过光谱分析技术、宇宙学基本原理等模块,着重培养科研思维,实现从现象观察到理论推导的完整认知闭环。两组别均强调理论推导与观测实践的互动,形成“观察-思考-创新”的科学素养培养链。
以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者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 上一篇:大集来了选种“专业队” 下一篇:关于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手机数码类产品和家电产品商品库入库信息的通报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