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市生态环境局启用“天地一体”监管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 来源:大连生态环境 微信公众号 点击数:145次 更新时间:2025/4/4 12:42:48 |
为加大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内疑似问题线索核查整改力度,今年以来,市生态环境局采用卫星遥感监测与实地核查相结合,构建“天地一体”的监管体系,强化生态保护红线管理,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研判分析,精准开展现场核查。在接到高分卫星遥感影像推送的违法违规问题线索后,组织核查人员前往现场。通过定位软件和点位矢量数据,确认涉问题点位地理位置、所属保护地类型、功能区划、历史情况,运用专业软件加载历史影像与现场人为活动轨迹进行细致比对,研判分析人为活动可能对该生态红线区生态环境状况产生的影响,并将现场核查情况录入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监管系统。
协同联动,合力推动问题整改。现场核查后,向属地政府下达调查核实指令,要求其根据点位实际情况明确有关部门监管、整改职责,并制定整改落实方案。生态环境部门加强监督指导,推动问题按时保质完成整改。待整改任务完成后,生态环境部门将再次赶往现场,核查整改完成情况,并将整改情况上传至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监管系统,实现“线上发现问题、线下解决问题、线上留存记录”的闭环管理。
自2017年“绿盾”自然生态监督检查专项行动以来,市生态环境局借助高分卫星遥感影像,与自然资源局等部门密切配合,持续对我市36个自然保护地和逾1万平方米生态红线区域内人类活动变化情况进行监测,全面排查、严肃查处自然保护区各类违法违规活动。2024年,共完成卫星遥感推送5批次共50条自然生态问题线索核查任务,推进完成小南山废弃矿山生态修复、老铁山石球堆放场搬迁等多项重点问题整改工作。
下一步,市生态环境局将持续开展“绿盾”自然生态监督检查专项行动,联合相关部门,采用现场核查问题线索工作方式与卫星遥感监测技术手段,进一步加大督促问题整改力度,持续巩固我市各类自然保护地、生态红线区域监管和生态修复工作成效。
本条微信由“大连生态环境”编辑制作
转载请注明来源↓↓↓
大连生态环境(微信号:dl_huanbao)
供稿:侯云鹏(生态处)
编辑:吕佳芮
审核:王旅东 赵冬梅
版式:刘洋 小曲
校对:曲世才
以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者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 上一篇:关于对瓦房店市2023年设施农业新建和改造提升项目投资主体的公示 下一篇:速来报名!大连市生态环境局诚邀您加入专家库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