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获悉,市城管局提出,今年,以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为契机,以城市更新为统领,以推进美丽海湾建设为抓手,以促进文体旅商融合发展为载体,在基础设施管理上强基固本,在市容环境治理上攻坚突破,在制度机制健全上发力用劲,在标准规范提升上精益求精,补短板、强弱项、提品质、促长效,推动市容环境“小投入”“微治理”,释放“大提升”“高效能”,促进城市管理从“城区示范”向“全域精细”转变,营造“整体整洁有序、局部诗情画意”的城市空间,努力在打造高品质城市上走在前、作表率。
把项目工作作为全系统“一号工程”,把握大势、抢抓机遇、开拓思路,以项目突破带动城市管理高质量发展向上突围。截至3月中旬,已谋划政策性资金项目57个。
以“事不在小、关键在办”的态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按照“治理一条街、带动提升一个片区”的思路,完成文化街、宏济街、如意街等691条背街小巷整治任务,打造独具大连特色的精品街巷、美丽街区。从推进小微停车场建设、强化停车资源共享、完善智慧停车管理平台建设、严格停车秩序管理四个方面着手,打好停车位供给、停车秩序管理的“组合拳”,高质量完成125条严管路段私设停车器、乱堆乱放问题整治。推进垃圾分类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完善分类投放、收运、处理全链条体系,打造生活垃圾分类样板小区200个。
坚持品质提升,全力改善市容市貌。坚持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抓城市市容市貌,聚焦重点、打造亮点,让城市环境更有品质、更加出彩。巩固主城区10条迎宾线路常态管理成效,聚焦公园、广场、景区、场站、海滨等关键区域,高标准做好重大活动、重大节日、旅游季等景观氛围营造和市容环境保障。以“环境卫生规范化管理与服务”为抓手,在垃圾清运、道路扫保、公厕管理、环卫设施管理等方面提标增效,持续推进城市近海岸环境卫生治理。全面加强道路、桥梁、排水、路灯等市政基础设施养护维修,坚持低成本高效益,兼顾病害有效治理和设施整体品质,提升维修资金使用质效。建设改造群众家门口口袋公园100个,科学开展花卉栽植、摆放和立体绿化工作,实施裸露绿地及树木、绿篱缺株补植,推动城市绿地开放共享和“国球进公园”。
坚持绿色发展,推动生态问题整治。以改促治、标本兼治,切实以整改的实际成效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组织开展生态环境风险隐患问题自查自纠,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协同配合,全力抓好环境突出问题特别是群众反映强烈问题的整改和解决,确保整改成效经得起检验。推进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各地区至少设置1处建筑垃圾贮存或转运调配场所、中心城区及外区县至少设置1处末端处置设施,加大执法力度,确保各类建筑垃圾“归容回链”。长效治理城市黑臭水体。
坚持执法为民,保障城市良好秩序。聚焦市容秩序,疏堵结合、常抓不懈,让城市既有“烟火气”,也有“好秩序”。针对存量违法建设,以主干路两侧违法建设为重点向周边辐射,市内五区打造“十纵十横”,其他地区各“两纵两横”,共计48条无违示范路。同时,严查严控各类新增违建问题,发现苗头及时介入、制止,保持“零容忍”高压态势。围绕城市主干路集中开展占道经营、户外广告、非建设工地围挡、排渣撒漏专项治理,会同相关部门做好噪声扰民、油烟污染、扬尘污染行政处罚,聚焦商业步行街、商业网点、旅游景点,柔性执法引导临街商户、流动商贩依法文明规范经营。规范建筑市场领域行政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