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视野下重大行政决策社会稳定风险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治理理念与法律机制构建研究
主持人:王祯军,法学博士,辽宁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课题简介: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需要稳定的社会环境,实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状态是一个社会稳定风险得到有效控制的稳定状态。本课题从分析社会稳定风险的特征出发,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认为社会稳定风险的治理应采取“建构—协商”范式,将利益相关者吸纳到风险治理的全过程中,而作为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思想蕴含着丰富的社会稳定风险治理理念,在实践中发挥作用需建构或完善相应机制。
核心观点:基于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重大行政决策社会稳定风险的生成机理,结合分析“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深刻内涵,主要采取以下对策:
1.科学研判发展特征,精准把握战略机遇。在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发展特征的基础上做好社会稳定风险的防范工作,准确把握发展战略和机遇,发挥后发赶超优势,规避发展中的重大风险,顺利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各项事业稳步发展。
2. 创新治理方式方法,构建协商共治格局。协同共治,源头确立治理社会稳定风险的方式和方法必须基于对社会稳定风险发生机理的正确认识,单纯依靠事先制定应急预案的方式无法有效实现治理的效果。风险的治理必须采取公众参与、风险沟通的协商范式,将利益相关者吸纳到风险治理的全过程中。
3. 深化民主治理理念,完善风险防控体系。作为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蕴含着主动治理、源头治理、动态治理和系统治理的社会稳定风险治理理念,有助于实现重大行政决策民主化,减少社会矛盾和增强对利益相关者风险感知的测量。
4. 健全制度机制保障,推进治理法治进程。“全过程人民民主”思想蕴含的风险治理理念在实践中发挥作用需依靠民主的法律制度化和机制化设计,为此应建构或完善决策制定的民主参与机制,公众参与的风险评估、风险监测与处置、风险沟通、风险责任等机制。
价值体现:本课题从“全过程人民民主”思想的内涵中分析其蕴含的社会稳定风险治理理念,丰富了风险治理的理论研究,为基层社会治理贯彻“全过程人民民主”思想和开展风险治理提供了理论指导;对保障“全过程人民民主”思想蕴含的风险治理理念在实践中发挥作用做了法律制度化和机制化设计,为有效防范和化解社会稳定风险,保障中国式现代化地方实践在稳定的社会环境下开展指明了法治路径。
全面推进我市基层治理全过程人民民主若干问题研究
主持人:刘怡琳,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大连财经学院文法学院院长。
课题简介: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重要成果,强调民主的全程性,也强调人民的主体地位。基层治理是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的重要实践场域,两者之间存在深刻内在契合性。本课题从全过程人民民主与基层治理的内在契合性出发,探索基层治理中贯彻民主理念的实践路径。建议通过依托数字技术整合社情民意信息平台,强化网格化治理与智能分析能力,在决策环节推行多元主体协商议事制度,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基层治理,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核心观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核心理念与基层治理具有天然的契合性,为基层治理提供了丰富的制度资源和实践路径,主要有以下方式:
1.优化网络布局,夯实民意基础。以人大代表之家、基层立法联络点等天然具有社情民意收集功能的专设机制作为社情民意为中心,结合现有基层治理体系框架下的机构设置,完善基层社情民意收集工作网络布局。
2.整合信息窗口,强化科技赋能。依托数字技术,全面整合现有信息窗口,形成层级结构分明、点线结合的社情民意信息收集、集中加工系统;行政职能部门内部对信息收集窗口进行管理和适时清理,利用行政职能部门在收集社情民意中的天然分流功能实现对群众治理诉求的初步分流,充分利用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为社情民意数据分流加工助力。
3.完善反馈机制,提升互动效率。依托门户网站、APP、小程序等信息窗口建立健全社情民意即时收集即时反馈的快速反馈机制,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治理诉求互动反馈平台,实现群众与立法机关、行政职能部门之间的实时互动和交流。
4.培育自治意识,深化民主实践。依托党建、宣传等方式培育居民自治意识,挖掘积极骨干分子;梳理居民治理诉求,引导居民参与自治自决;深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建立健全自治事项权责清单制度。
价值体现:本课题以全过程人民民主与基层治理的深层耦合为切入点,通过构建“收集-研判-办理-反馈”闭环机制,提出治理现代化实践路径,为破解基层治理难题提供操作指南;通过解剖典型案例,实证论证全过程民主对治理效能的转化机制,促进基层自治组织与行政体系的有效衔接,实现民主效能与治理效能的良性互促。
结语:
在市法学会的精心组织下,2024年我市法学法律工作者围绕法治大连建设的核心任务,形成了20余项具有实践价值的课题成果,为“两先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法治动能。此次公众号推介的8项课题,既是对阶段性成果的凝练总结,更是新征程的起点。
下一步,市法学会将认真落实市委工作部署要求,紧密结合市委政法委专项工作,紧扣“两先区”高质量发展目标,以“政治引领、法治护航、平安强基”等六大工程为指引,推进法学理论创新与法治实践应用,为大连高质量挺进“万亿GDP城市”,率先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贡献法治力量。
信源 :大连市法学会
编发 :刘思源
审核 :吕月楠
以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者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