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繁体中文
你好,欢迎光临大连瓦房店市市场协会网站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政府动态协会相关文件维权服务会员单位协会章程摄影作品资源下载留言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大连瓦房店市市场协会 > > 媒体报道
用户名:
密 码:
   
忘记密码?点这里重设
     新闻资讯
    媒体报道
 
35岁唐尚珺完成第16次高考,曾被中国政法大学、厦门大学等知名高校录取
来源:澎湃新闻 网易号 点击数:754次 更新时间:2024/6/11 13:56:24

图为完成第16次高考的唐尚珺

6月9日下午,35岁的唐尚珺完成了自己的第16次高考。

1989年出生的唐尚珺,在广西防城港市上思县一个偏远山村长大。2009年至今,唐尚珺一共参加了16次高考:2009年,372分;2010年,405分;2011年,475分;2012年,505分;2013年,530分;2014年,573分;2015年,587分;2016年,625分;2017年,570分;2018年,619分;2019年,646分;2020年,619分;2021年,591分;2022年,597分;2023年,594分。他解释说,之所以坚持复读,一开始是因为考得不好,“至少上个二本”。后来成绩提高,考得好时,就觉得有希望,再复读应该还能考得更好,甚至考上清华;考得不好时,就不甘心。

这些年,唐尚珺曾相继被中国政法大学、厦门大学、广西大学、重庆大学等知名高校录取,他都没有去读。(澎湃新闻记者 陈绪厚)

延伸阅读

35岁的唐尚珺结束第16次高考 坦言"压力更大发挥一般"

6月9日,35岁的唐尚珺在广西完成了人生中第16次高考。为了登上心中的荣耀终点——清华大学,过去15年,他不断复读,一再重返高考考场,先后放弃中国政法大学、厦门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多所知名院校的读书机会。

尽管是高考考场的“钉子户”,但对唐尚珺而言,今年这场高考和此前他经历过的15次都截然不同。今年是广西高考综合改革首考的落地之年,不再分文理科,而是实施“3+1+2”的考试招生录取新模式。

面对全新的挑战,唐尚珺感觉和往年相比,压力更大了。“这种压力既来自自己,也来自家人、朋友和社会对我尽快步入正轨的期待。”

高考结束当晚,唐尚珺的心情却并不轻松。他向潮新闻记者透露,“发挥一般,不是特别满意,在难题的攻克上还是有遗憾。”唐尚珺预测,自己今年的高考成绩可能和去年差不多。

图为参加16次高考的唐尚珺(受访者供图)

参加广西新高考他坦言“压力更大,发挥一般”

经过长达近一年的闭关复习,今年,唐尚珺回到老家广西防城港市上思县参加广西首次新高考。在他看来,这次考试题目不算很难,“中规中矩,基础题占大部分,也有少量难题。”

他略带遗憾地说,自己发挥一般,“一方面,因为是新高考,复习期间对题型都不清楚;另一方面,在高考考场上答题还是有压力,和日常状态不一样。”

对于高考志愿,唐尚珺仍和去年一样倾向师范类院校,“首选是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其次是华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同时,他表示,今年,自己填报志愿时会更谨慎,“肯定会选择服从调剂。”

去年夏天,唐尚珺一度决心“告别高考”,却在高考志愿填报的阴差阳错中,导致自己手握594分的高考成绩,最终却没被一所大学录取。尽管超投档线20分,可因为执拗地在高考志愿中选择不服从调剂,他被华中师范大学退档,此后的两次补录机会他也接连放弃,因为“没有合适的学校和专业”。

唐尚珺日常照片(受访者供图)

去年“失信于人”,再次选择复读后,唐尚珺几乎“与世隔绝”了近一年。他埋头苦学,不再在社交媒体账号发声,“如果大家都不知道我、忘记我,挺好的。”

那么今年,会是他最后一次参加高考吗?“现在,我没办法给出确定的答复。”唐尚珺说,“虽然大家都希望我往前走,我自己也很有紧迫感,出成绩后,我会尽量去填报一所好学校,但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假如这次考的成绩不理想,我不敢保证不会出现和去年类似的情况。”

唐尚珺也关注到网上有各种对自己的负面评价,“这些声音很正常,对我来说也是一种动力。如果我一直处在无人知晓的环境里,可能我更没有动力走出高考循环。”

他坦言,由于个人认知局限,过去,自己一直觉得读一所好大学是人生获得好出路的唯一途径,于是,在这条路上周而复始,还为此放弃了一些入学机会。

这些年,高考考场偶尔也会进入唐尚珺的梦境,“有时,考试题目没答完;有时,在考场发现忘带笔了。”

“我走了弯路,不希望再有人像我一样。”唐尚珺说。对于未来,他期望利用自己多年备考的经验,帮助别人在教育路上少走弯路,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唐尚珺纪录片将推出续篇《高十八》

唐尚珺的好友、广西广播电视台纪录片编导何汉立自2014年起跟拍他三年,于2017年创作推出纪录片《高十》,也由此让唐尚珺进入大众视野。何汉立告诉潮新闻记者,从去年6月起,他又继续将镜头对准这位20多年的好友,跟拍唐尚珺至今,正着手创作纪录片《高十八》,聚焦唐尚珺“上岸”的故事。

“我不是推崇唐尚珺的复读行为,也不是为了把他塑造成榜样,更不是鼓励大家去复读,而是想让大家关注到唐尚珺背后客观存在的复读生群体。”何汉立说,正是因为唐尚珺,自己开始关注复读生群体。2024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高达1342万人,在这庞大的基数中,包含相当比例的复读生群体。

唐尚珺和纪录片《高十》的编导何汉立(受访者供图)

“选择比分数重要,青春无价。”何汉立坦言,对于唐尚珺多次复读的行为,自己一直反对,多年前就多次劝告他趁早上岸,“我虽然不赞成,但作为朋友也心疼他,只能陪伴和见证着他的多次复读选择,是身体、家庭、个人机遇等种种原因造成了他在高中生涯里摸爬滚打18年。”何汉立说,自己希望从唐尚珺个体的命运折射出时代的滚滚洪流,引发思考,“这是我们纪录片人的使命。”

“2001年,中国开始放开高考年龄限制,唐尚珺能高考这么多年正体现了这份包容,它尊重每个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但是这不代表提倡学生无限制地复读。唐尚珺有追求更高梦想的权利,但要审时度势、适可而止,除了学习,人生还有很丰富的体验等着他去经历。”何汉立发现,近几年,为了限制多次复读的现象,一些院校明确表示只接收应届毕业生,不招收复读生;某些省份对被录取却不去报到的失信考生,再参加高考时进行总分扣分的处罚;还有些省份则对失信考生进行填报志愿数量缩减的惩戒,“林林总总的方式都是为了充分保障所有学生公平接受高等教育的权益。”

在接受潮新闻记者采访时,唐尚珺也曾多次提到,“很后悔走到这一步,非有意为之,是后知后觉。”

“希望他做好志愿填报规划,今年成功‘上岸’,开启新的人生篇章。”何汉立感叹道,“唐尚珺的故事确实需要新篇章了。”他期待在这个夏天,《高十八》能定格一个圆满的结局。


以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者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上一篇:“啥都往这儿堆!”垃圾堆成十几米高的“山”,多地发现“跨省倒垃圾”,最新曝光→ 下一篇:国安部披露:一高校学生投靠境外间谍机关后,上演主动投案戏码
 
   友情链接:辽宁省纪检最高检中央纪检监察民主与法制网中国政府网辽宁省人民政大连市人民政瓦房店市人民
协会荣誉 | 会长致辞 | 协会简介 | 机构设置及职责范围 | 协会职能 | 联系我们
大连瓦房店市市场协会 2007-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3013779号-1
邮件:2931180103@qq.com 电话:0411-85595991  地址:辽宁瓦房店市   技术支持:瓦房店汇杰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