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免费试用”被App玩坏了 | 来源:大连晚报 点击数:1268次 更新时间:2022/8/10 9:18:46 |
据报道,在苹果应用商店内有一些工具类App,提供几天免费试用,并以此诱导消费者购买,但后续收费则贵得离谱:一款计算器App在免费试用3天后,每季度收费58元;一款“空调遥控器”App在3天免费试用后,每周收费38元。而且,用户退订需要在较短的指定时间内完成,且只能在苹果系统内设置,不能在App内操作。
更具迷惑性的还在于,一些App明面上提供付费使用和免费试用后再付费两种模式,但后一种模式下,消费者需要花费更多。
这些“明枪”“暗箭”显然是新瓶装旧酒:将免费试用当诱饵吸粉,待免费期结束后向用户冷不丁“砍一刀”,就是看准了一些用户或疏忽大意,或找不到操作入口,或是怕退订麻烦,拿“自动扣费”没办法,稀里糊涂地就被收割了。
对于这些伎俩,一方面,最大的责任当然在App开发运营方。一款App是否能为市场接受,受用户欢迎,主要还得看内容或功能是否好用、适用,App开发运营者应该在打造优质的产品方面下功夫,而不是通过伪装免费,用套路来欺骗消费者。
另一方面,应用商店显然也是不能免责的。苹果应用商店是封闭系统,平台对于应用的安全性、服务内容和规则负有审查义务。
对于一些饱受诟病的问题,应用商店应该对开发者做出充分的规制,比如自动续费的金额应该进行显著提示、退订留足窗口期、退订通道显著标明等,让消费者清楚规则、明白操作。总之,不能让消费者遭受不明不白的损失,是平台最起码的商业义务。
应当说,免费试用再收费的方式,本身是一种无可厚非的商业营销手段。但如果在游戏规则和操作流程上暗藏机关、玩套路,就涉嫌侵犯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了。对此,除了平台要扎紧篱笆,相关部门也要对这种新兴的网络消费套路保持警觉,用制度和监督遏制App“捞过界”的手。据澎湃新闻
|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 上一篇:常态化核酸检测调整:周五男 周六女 下一篇:警惕冒牌“公检法”出没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