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媒体报道版样。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赴辽宁考察,两次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辽宁代表团审议,多次就东北、辽宁振兴发展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为辽宁振兴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7月15日和16日,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央广、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中央主要媒体,纷纷推出“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专栏之辽宁篇,运用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多种形式对辽宁展开报道。其中,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媒体再次将镜头聚焦大连。
人民日报:
谱写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辽宁篇章
原文
摘录:
戴上AR(增强现实)眼镜,通过5G网络实时传输,维修专家就可以与各地客户在线沟通、互动。在大连冰山集团,工业互联网服务平台为“智慧工厂”做了生动的注脚。
进入新时代,面对转型阵痛和各种困难挑战,辽宁摆脱拼资源拼速度的传统发展模式,瞄准高质量发展。“老字号”“原字号”“新字号”三篇大文章开篇破题,数字辽宁、智造强省建设全面展开。
深度开发“原字号”。辽宁对石化、冶金等产业实施“减油增化”,改变石化产业“炼”有余而“化”不足的状况。今年年初,恒力集团在大连投资260亿元开工建设年产160万吨高性能树脂及新材料项目和年产260万吨功能性聚酯项目。“一半的产量都是市场紧缺的高端化工品和材料。”恒力石化大连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许锦信心满满。2021年,辽宁石化行业营业收入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
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大连金普新区、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成为对外开放合作新高地;夏季达沃斯论坛、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辽宁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等重大活动成功举办;东软医疗产品服务110余个国家和地区。辽宁正以新姿态更深更广融入“一带一路”。
新华社:
创新驱动,为振兴老工业基地增添原动力
原文
摘录:
大连光洋科技集团25万平方米的地下车间,一台5米多高的高端五轴卧式车铣复合加工中心,引人注目。“这台机床性能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核心零部件自主化率超过90%,一点不愁销路。”集团董事长助理江世琳说。
曾经,“工业一柱擎天,结构单一”是辽宁乃至东北的产业结构之弊。十年来,辽宁抓住新一轮东北振兴机遇,立足高质量发展,变中求新、变中求进,为实现新突破蓄积力量。这十年,首艘国产航母、航母舰载机、跨音速风洞主压缩机等一批“大国重器”在辽宁问世,一大批装备制造业企业实现改造升级。
营商环境之弊,曾是辽宁振兴发展之痛。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沈阳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时强调,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全面深化改革。
前不久,大连市委、市政府收到一封署名SK海力士/英特尔存储制造与研发基地的感谢信,称赞大连在服务企业方面,既有“力度”“速度”又有“温度”。克服疫情影响,今年5月在大连启动建设的SK海力士/英特尔非易失性存储器项目正开足马力,全速推进。
央广网:
全面深化改革 激发振兴新动能
原文
摘录:
在辽宁港口集团大连汽车码头上,一批国产汽车即将发往欧洲。以前,这个码头只有一条到日本的航线。辽宁六大港口整合为集团后,大连汽车码头先后开通了连接欧洲、美洲的航线,汽车出口覆盖到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
辽港集团生产业务部部长焦迎光介绍,构建起海运连接日韩、东南亚以及覆盖欧洲全境的中欧班列物流大通道。在莫斯科投资建设了别雷拉斯特物流中心,年处理能力已经突破了1000列。
党的十八大以来,辽宁以港口整合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突破口,引入招商局集团,推进港口重组。辽港集团战略发展部副部长孙栗杨向记者介绍,治理低效亏损企业、优化债务结构和人力资源结构等,动“真招”的改革才能让企业走得更稳更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