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精准线的领创者
——中交一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测量工陈兆海
陈兆海是一名工程测量员,主攻水利工程测量的他,27年来参与了我国首座30万吨级矿石码头、首座海上地锚悬索式跨海大桥等标志性工程建设。
2018年初,大连湾海底隧道项目启动,海况地质十分复杂,多礁石多溶洞。作为我国在严寒海域建设的首条沉管隧道,要求超差精度为5厘米,而首次水下扫测数据与现有基床整平验收数据比对相差10厘米。当时使用的是二维单波束测深系统,一条小鱼吐出的泡泡都会影响测深结果。陈兆海前往设备生产厂家调研,到港珠澳大桥项目和深中通道项目现场学习,引进了一套可以三维扫测的多波束设备,但海底隧道施工环境远不如陆上安稳,风浪颠簸是常态,极大影响了多波束设备的精准度。为此,陈兆海研发出了一款可拼接、适合任何船型的拆卸式连接器,让仪器长出了抓住船舷和站稳海底的“手脚”,单波束6小时的工作量,多了“手脚”的多波束设备仅需30分钟。回顾职业生涯,陈兆海感慨:测量就像是工程的“眼睛”,越精确越好,容不得一点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