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张丽霞)昨日,记者从全市卫生健康工作会获悉,今年我市将推进卫生健康重点任务,力争破解难题、提高服务水平,不断重塑管理和服务模式,促进医疗机构转型发展,增加优质医疗资源供给,为实现“十个新突破”和“三年过万亿”奋斗目标提供健康保障。
可用全员核酸检测能力将达到每日29.5万管
面对去年“11·03”疫情严峻复杂形势,全市卫生健康系统累计出动采样医护人员10.1万人次,组建13支1500余名医务人员进驻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隔离病区开展医疗救治,为一个潜伏期内社会面清零、一个月内全域降至低风险,实现疫情零外溢、院感零发生和患者零死亡作出了突出贡献。今年,我市将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以更高水平、更高效率、更低层级、更小成本、更短时间,用1个潜伏期左右时间控制住疫情传播。
今年将加强核酸检测能力、示范发热门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监管等方面建设,及时开展阳性病例测序工作。加快大检集团移动方舱实验室建设,使其日检测能力达13.5万管,全市可用全员核酸检测能力达到每日29.5万管。
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1778.26万剂次;累计完成全程疫苗接种655.93万人,占总人口数88.03%;加强剂次完成接种447.93万人万人,接种率81.47%;接种覆盖面列全省首位,在我市常住人口中基本建立免疫屏障。今年,我市将加快推进加强针和序贯接种工作。
将开发和应用100项防诊治新技术新方法
据了解,去年,我市医疗机构不断完善预约诊疗制度,平均等候时间缩短至11分钟,预约诊疗率提高6个百分点。21家二级以上医院建立门诊和住院患者服务中心,19家二级以上医院开设肿瘤疾病的多学科联合诊治门诊,25所三级医院开展急诊“先诊疗后结算”。市急救中心急救分站增至13个,平均急救反应时间缩短至15分钟,群众的就医获得感不断增强。
今年,我市将全面推广三明医改经验,深化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推动紧密型医联体内医保总额付费管理。引进培育15名高层次医学人才,开发和应用100项防、诊、治新技术、新方法。推进“先诊疗后付费”和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扩大“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覆盖面。继续实施医学重点专科登峰计划,建设8~10个国内先进特色专科,提高对急危重症、疑难病症的救治能力。今年,我市将重点推进市传染病医院扩建、市三院新建外科住院楼和急诊楼、市儿童医院院区改造3个续建项目,全力保证新建市中心医院、市友谊医院、市三院、市五院四个发热门诊综合楼及配套设备和市妇儿中心(集团)体育新城院区传染楼改造5个新项目开工。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资金标准将提高到人均84元
今年,我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资金标准提高到人均84元。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尽量做到“小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县”。持续加强县医院能力建设,建强“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救治、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五大中心。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打造5个农村(乡镇)区域医疗中心,提高中心乡镇卫生院的服务水平和辐射能力。县域内医疗机构就诊率达到90%以上,减少市民出市跨省异地就医,市域外的转诊率明显下降。
今年,我市将加强中医优势专科建设,进一步完善有利于中医药发展的管理体制和政策体系,争创中医区域医疗中心。
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将全部设立老年病科或门诊
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我市60岁及以上常住人口占比24.71%;2021年底我市60岁以上户籍人口占比27.66%,已进入人口深度老龄化城市行列。我市将将构建“预防、治疗、照护”三位一体的老年健康服务模式,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全部设立老年病科或门诊,建成老年友善医疗机构70家,创建5家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启动安宁疗护多病种试点工作,每个区市县有1所综合医院开展安宁疗护服务。
我市还将稳妥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加快出台《大连市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实施方案》,努力形成具有我市特点的生育配套支持措施。全面落实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要求,加大示范性托育机构创建工作力度,年度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2.3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