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春节假期后首个工作日,我市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会议。虎年“第一会”,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方面,旗帜鲜明向全社会传递市委、市政府大力创优营商环境的坚定决心,同时,释放大连坚持问题导向,以壮士断腕的魄力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的强烈信号。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提出“六项重点工作”,第一项就是“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全面深化改革”。此次优化营商环境会议,是大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实际行动和有力举措。当前,我市地区生产总值超过7800亿元,增速近年来首次高于全国,城市发展已经全面起势,正在聚精会神向GDP“三年过万亿”目标挺进。在这个不进则退、快进才能赢的关键节点,我们必须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以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主动拿起手术刀破除积弊,在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工作作风等方面取得根本性突破和提升,以一流的营商环境加快壮大各类市场主体,为大连“两先区”高质量发展赢得人才、赢得项目、赢得信心。
本次会议对《大连市营商环境升级行动方案(2022-2024年)》进行了解读和部署。全市上下要提高认识,要看到,三年行动方案执行落实情况,直接决定GDP“三年过万亿”目标能否如期实现。各地区各部门必须雷厉风行狠抓落实,把行动方案细化再细化,落实到具体工作中,成为推动各项工作的定盘星和加速器。
与往常不同,这次会议特别邀请了企业家代表参会。企业家对营商环境感知最直接、最有发言权,是营商环境建设的眼睛、耳朵和嘴巴。他们的所见所闻所言,都是营商环境最真实、最直接的体现。营商环境好不好,不能关起门来自说自话,而要看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事实上,不论多少个评价纬度、多少个指标体系、多少项具体举措,评价营商环境优劣的根本标准,就是企业和群众的真实感受,我们必须把市场主体是否满意作为衡量营商环境工作的第一标准。企业和群众说好,才是真的好!
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是市场主体发展壮大须臾不能缺少的生命要素。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必须抓好“四个度”,形成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良性互动。要提升办事效率、创新手段流程,让市场主体感受到办事服务的“速度”;要尊重市场规律,维护市场公平,让企业唱主角、站“C”位,让市场主体感受到市场化水平的“高度”;要言必信、行必果,用政府诚信增强企业信心,确保放权放出活力、监管管出公平、服务服出满意,让市场主体感受到有为政府的“力度”;要精准施策,政策直达企业、直击痛点,让市场主体感受到惠企政策的“温度”。
营商环境是易碎品,需要全市上下像爱护眼睛一样去悉心呵护。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干部是关键。一方面,市委、市政府坚决为干部担当作为、争先进位撑腰、站台。通过建立相关容错减责免责机制、完善实绩考评办法、畅通能上能下渠道,着力解决干部不敢为、不愿为、不会为等问题。加大对破坏营商环境行为的监督力度,突出监督重点,聚焦不讲诚信、不守承诺,选择执法、徇私枉法等八类影响破坏营商环境的腐败和作风问题,依纪依法严肃查处、绝不姑息,以纪检监察的硬约束提升营商环境的软实力。另一方面,对广大干部来说,只有在离市场最近的地方提升服务企业的能力,到离市民群众最近的地方提高服务民生的质量,在“无事不扰”与“无处不在”之间把握好分寸,才能努力把大连打造成为市场主体获得感最强的城市。
营商环境建设没有旁观者、局外人。党委、政府、企业和市民要明确各自角色定位,躬身入局、同频共振。各级党委(党组)和政府职能部门作为营商环境建设的责任主体,要自觉扛起责任,主要领导要将其作为“一把手工程”,带头履职尽责,做好表率。全市各部门要形成系统合力,人人担责、人人出力,换位思考、追求卓越,协同推进营商环境建设。要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社会各界的监督作用,同时宣传好大连改善发展环境的成效,当好大连城市“推介员”、项目招引“宣传员”,多渠道多角度讲好营商环境的大连故事。广大市民要树立“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理念,言行举止展现文明城市风采,自觉维护城市形象、珍惜城市荣誉,努力成为营商环境的城市名片。
作为虎年“第一会”,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会议开出了高起点,开启了新气象。有句话说得好,“心有猛虎,细嗅蔷薇”。虎年里,我们既要以勇敢和力量应对各种挑战考验,同时也要兼顾“细嗅蔷薇”的细节和温度,以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为高质量发展积蓄更多的微火之光、迸发更强劲的崛起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