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我市生源地助学贷款实现“应贷尽贷” | | 来源:大连市人民政府 官网 点击数:197次 更新时间:2025/11/27 16:37:55 |
昨日从市教育局了解到,我市持续推动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提质增效,有效缓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压力。自2013年启动该项工作以来,贷款覆盖面和发放金额显著提升,据统计,全市助学贷款人数从2019年的103人增长至2025年的2148人,贷款金额由74.94万元上升至3921.15万元,实现了“应贷尽贷”。
生源地助学贷款作为国家完善高校资助体系的重要举措,为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学费、住宿费及生活费提供有力支持。2020年以来,国家层面连续优化政策,本科生和研究生每生每年最高贷款额度分别从6000元和12000元提高至20000元和25000元,贷款最长期限延长至22年,还本宽限期从3年增至5年。目前,大连地区的助学贷款业务由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大连分行和国家开发银行大连市分行共同承办,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线上或线下办理相关业务。
在政策落地过程中,我市通过多措并举提升服务质效。市教育局利用折页、海报、官网、微信公众号等多渠道广泛宣传,各区县教育局要求学校将宣传材料转发班级群,确保学生及家长知晓助学贷款政策。市区两级教育部门在暑期开设资助热线,今年市区教育部门共接听咨询电话3000余通,保障电话“打得通,有人接”。同时,教育部门与银行紧密协作,开展校长讲堂、入校宣讲等活动近20场,并结合驻村工作,在瓦房店等地区通过“第一书记”工作群推动政策家喻户晓。
为方便学生办理,我市不断优化服务流程。市学生资助中心联合银行制作操作指南、开展线上培训,并实行“分批审核、优先发放”机制,2025年学生到款时间较往年提前近两个月。针对部分偏远乡镇学生往返不便的情况,教育局与高中联动提前公布办理日程和材料清单,实现“来即办、一次办”。对行动不便或父母外出务工的“留守”学生,还提供预约办理和协助服务。在长海县唯一的高中也设立了校内办理窗口,彰显了助学贷款工作的温度与灵活。
来源: 大连日报
以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者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 |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 | 上一篇:25项举措优化自然资源领域营商环境 下一篇:全省妇女群众性宣传教育活动在大连举办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