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金融活水奔腾不息,唯向“实”方显其本,唯向“新”方彰其势,唯向“上”方成其强。今年以来,省地方金融管理局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创新打造“全量金融资源服务模式”+“普惠金融直达工程”“资本市场提升工程”“险资引入畅通工程”的“1+3”优质金融服务体系,引领全省金融机构奋力书写振兴篇章。
据中国人民银行辽宁分行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全省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1673亿元,同比多增1301亿元。新增制造业贷款435亿元、基础设施中长期贷款364亿元,住户短期消费贷款、普惠小微贷款余额等均保持两位数以上高速增长,企业综合融资成本持续下降。全省金融运行呈现总量增、结构优、成本降、活力旺的蓬勃态势。激流奋楫、创新求变的“金融之为”,为打好打赢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决胜之年决胜之战提供了有力支撑。
向实聚力
筑牢实体经济根基血脉
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为“振兴底盘”提供坚实金融支撑。
以政策硬举措疏通堵点。推动“普惠金融直达工程”提质扩面,制定《辽宁省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若干举措》及《操作指南》,支农支小再贷款同比多放102亿元、增幅达78%,住户短期消费贷款连续10个月保持30%以上高速增长。
以平台高效能畅通实体血脉。省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大数据模型跑出“当日申请、当日放款”加速度,助力826户企业快捷获得信用贷款13.5亿元;上半年平台新增入驻企业6.1万户,超过运行前三年总和。
以机制强协同凝聚合力。全省融资对接工作机制集中发力,举办政金企对接活动百余场,发布269个项目、融资需求3729亿元;推动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扎根市县乡村,摸排企业超百万户、放款逾千亿元,用心用力做好企业融资“服务员”、破难“清障员”、发展“护航员”。
向新而行
驱动科创浪潮奔涌向前
聚焦新质生产力培育主战场,驱动新旧动能加速转换、迭代升级。
以服务创新激活科技创新。“科技金融服务驿站”驱动金融机构精准对接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需求,沈阳高新区驿站精准滴灌22户科创企业、融资8261万元。持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政策、资本双重加持,引导产业基金向半导体材料、AI芯片等领域倾斜投放。科技贷款余额较年初新增653亿元,科技金融赋能新质生产力的政策环境持续优化。
以多点突破撬动资本市场跃升。以“资本市场提升工程”推动资本市场“辽宁板块”扩容升级,举办2025“创投辽宁”发展大会,组织拟上市企业走进深交所、北交所,开展20余场投资路演,释放融资需求180亿元。我省在审上市企业7家、全国排名第10位,北交所审核通过1家。推动25只新基金落地辽宁,认缴规模突破75亿元;东北首单QFLP、辽宁首单S基金、恒力石化东北首单民企科创债等多项首单集中涌现。
向上攀升
助现代化产业体系拔节生长
锚定现代化产业体系制高点,围绕全省4个万亿级产业基地和22个重点产业集群建设,为全省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升链提供全周期、全方位金融支持,引导金融资源向国之重器、辽之根本倾斜。
以链群升级强支撑。稳健发展供应链金融,为重点产业集群量身打造“一链一策”融资方案,引导“链主”企业信用穿透惠及上下游企业,推动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
以绿色智能促蝶变。不断推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应用扩容增效,引导金融机构向智能装备、清洁能源领域投放低成本资金,全省绿色贷款余额达6670亿元,占全部贷款的12.4%。以多元生态拓空间。“险资引入畅通工程”初战告捷,一举打破东北地区3年来无险资引入困局,推动20亿元低成本长周期保险资金投资沈阳地铁集团,后续意向险资洽谈项目超50亿元。以此为支点,撬动金融资源加速向航空装备、数控机床、集成电路等“辽字号”优势产业集聚,全力锻造服务国家战略、挺立世界潮头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下一步,省地方金融管理局将继续锚定向实聚力、向新而行、向上攀升主基调,奋力书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突破的辽宁金融答卷!
来源:辽宁日报
编辑:高春华
校对:张艳君 张立兵
责编:吴溪 冯心
审核:张增娇 安立军
以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者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