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繁体中文
你好,欢迎光临大连瓦房店市市场协会网站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政府动态协会相关文件维权服务会员单位协会章程摄影作品资源下载留言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大连瓦房店市市场协会 > 服务常识 > 政府动态
用户名:
密 码:
   
忘记密码?点这里重设
     服务常识
     服务常识 > 政府动态
 
让创新链与产业链“相知相守”——来自辽宁省企业大会主题交流活动的启示之四
来源:辽宁省人民政府 官网 点击数:43次 更新时间:2025/5/18 12:01:24

 

随着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正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近年来,我省积极布局未来发展,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创新成果持续涌现,去年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幅度居全国第二。面对日新月异的技术迭代以及飞速发展的产业升级,我省应如何在现代化产业体系中最具领先优势和发展潜能的赛道上争先,让创新成果从“实验室”直通“生产线”?

  5月14日,辽宁省企业大会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交流活动上,多位院士专家、我省优秀企业家等齐聚一堂,分享创新实践,探讨解题路径,共谋辽宁科技创新引领产业振兴大计。

  搭“桥”

  科技创新是产业创新的内生动力,产业创新是科技创新的价值实现。但一直以来,不论在创新链还是产业链上,将理论付诸实践并非易事。

  双链无缝连接,需要合适的介质做“桥”,谁来搭桥,至关重要。“今天的交流大会,就是在‘创新’与‘产业’间架起的一座质量很好的桥梁。”活动期间,作为创新界的代表,辽宁滨海实验室副主任、能源催化转化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陈忠伟在接受采访时说。

  产业界对这座“桥梁”的期盼与肯定,表现得更为直接。沈阳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总经理刘明与友人寒暄时直言:“今天少唠几句。专家的演讲就要开始,我一句都不想落下。”

  产业变革风云际会,不确定、难预料因素显著增多,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风险增大。适应市场发展的创新,就一定会有市场。活动期间,专家学者的演讲现场座无虚席,席上的人们“笔”录不辍。

  中国工程院院士钱锋分享“人工智能赋能原材料新型工业化——构建‘工业大脑’,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前沿理念,为我省工业智能化转型提供新思路。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中民以“抢抓人工智能战略机遇,赋能石化产业转型发展”为题,探讨人工智能在传统产业升级中的应用。“这对我们的发展实践很有启示。”沈阳中德新松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沈阳市高新技术企业协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范存艳表示。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殿中聚焦“高端装备金属结构材料及加工技术研究”,展示辽宁在材料科学领域的突破性成果。

  科技部三司副司长沈文京围绕推进科技金融工作,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强调要引导更多金融资源精准投向科技创新领域,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有力支撑。“产学研金携手发展,指导意义很强。”大连大学副校长刘海文频频颔首。

  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主任王茤祥围绕加速重大基础研究成果产业化,催生颠覆性技术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分享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实践经验。

  陈忠伟所做“双碳目标下新能源发展路径和产业化机遇与挑战”的演讲,更是首次将“固态电池的概念验证中心”的相关理论公布于世。

  结合辽宁发展实际,6位高层次的院士、专家围绕所在专业领域进行的不拘一格的发言,透露出对辽宁创新发展事业的热切关心,“更为我们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了重要思路。”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通“桥”

  从各地经验看,如果桥路上的堵点卡点还在,搭好“桥”后连上“链”,也易成为空想。要想让“双链”相知后,且走且相守,相辅且相成,还有一段长路要走。

  实际上,这条路上要解的,无非是关于“破与立”的改革考题。

  “工业基础非常好,新能源产业众多,也有很好的储能工业体系,应用场景丰富”,说起团队的创新成果,陈忠伟对前景乐观,也提出期望,“关键是,下一步如何打破壁垒,让成果快速完成产业化落地。”

  “参加今天活动的,有产学研金多领域的领军人物,实效性很强。如果辽宁能建立起一个常态化机制,让这样的交流活动更多,会极大地促进双链对接。”不久前告别西安到辽发展的大连大学副校长刘海文,结合发展经历建议。

  提问、建议,有回应。实践、探索,也在加强。

  就在不久前,沈阳市制定了《全力在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上攻坚突破专项行动计划》,提出要一体构建技术策源、中试转化、应用场景、金融赋能、人才保障、教育支撑科技创新体系,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我们一直在推进产学研的合作。目前,正在加快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比如采取‘一校一策’‘一所一策’的形式,推进成果转化。”沈阳市科技局副局长王勃表示。

  当然,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还需要着力破除制约深度融合的思想观念束缚与体制机制障碍。值得欣慰的是,以此次交流为契机,我省经营主体主动对接专家团队,深化产学研用协同的探索将更多。“我们相信,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及新兴产业培育,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多链深度融合,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将为辽宁形成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劲动能。”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以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者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上一篇:“一老一小”都是“宝” 下一篇:2025年“连疆号”旅游专列首发
 
   友情链接:辽宁省纪检最高检中央纪检监察民主与法制网中国政府网辽宁省人民政大连市人民政瓦房店市人民
协会荣誉 | 会长致辞 | 协会简介 | 机构设置及职责范围 | 协会职能 | 联系我们
大连瓦房店市市场协会 2007-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3013779号-1
邮件:2931180103@qq.com 电话:0411-85595991  地址:辽宁瓦房店市   技术支持:瓦房店汇杰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