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大连中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大连市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司法大数据分析报告》,依托司法大数据,聚焦农业农村发展中的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就加强涉农诉讼源头治理、提升土地价值及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等方面回应社会关切。
2024年初,大连中院依托大连两级法院受理案件,对标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中“六个建设”,开展了司法大数据分析工作,从农业农村发展、创新驱动发展、对外开放、法治政府建设、美丽大连建设、诉讼程序等方面,深入挖掘司法大数据并形成6份分析报告。
以上6份分析报告
于4月8日起
将通过系列新闻发布会的形式
分主题、分阶段地
向社会公众发布
大连地区涉农诉讼案件
情况及特点
《大连市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司法大数据分析报告》显示,2021年至2023年,大连市基层法院共审结土地纠纷案件1011件,占民商事案件总受案量的0.36%。其中,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案件量最大,占比39.07%;土地经营权出租合同纠纷串案数量最多,占该类型案由比重的36.23%。
案件主要集中在庄河市、普兰店区和瓦房店市,这三个地区的法院案件量占全市法院土地纠纷案件总收案数的76.26%。诉讼主体集中于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村委会/居委会之间、个人(村委会/居委会)与公司之间。当事人年龄为60岁以上的案件量最大,占比39.72%。结案方式以判决结案占比较高,为58.59%。
大连地区涉农诉讼案件数量呈现相对稳定并逐年下降态势,诉讼案件发生的区域相对集中,诉讼的自然人主体年龄偏长,易引发群体性诉讼,土地流转形式相对单一以及较难以调解等特点。
农业农村发展中
矛盾纠纷化解的
建议与对策
建立走访长效机制
化解纠纷于诉前
在土地纠纷诉讼发生相对集中的区市县,由当地镇政府、村委会对农户,特别是种植大户进行定期走访。联合当地法庭、司法所、农村土地仲裁机构对农户在签订合同或者土地流转过程中的问题给予指导,将矛盾和纠纷化解在诉前,让源头治理真正见到成效。
加强宣传引导
整合盘活
农村零散闲置土地资源
镇政府、村委会应健全完善土地经营权流转方式,加强土地规模化经营的宣传工作,摸清本村村民对土地流转的态度和意见,进一步宣传并探索多元化土地流转方式,如鼓励农民采取土地经营权入股、抵押等方式进行土地经营权的流转,整合盘活农村零散闲置土地资源,向集约化、规模化农业方向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质量。
完善村委会议定程序
健全台账管理
村委会应进一步完善农村治理中民主议定程序的运用,防止因民主议定程序瑕疵而引发争议。加强对土地台账的管理,明确四至范围,对土地承包人、经营人以及土地流转方式等在台账中予以明确,定期对本村土地情况进行摸底,及时确认特殊情况下的土地分配资格,防止发生争议。
加大贷款扶持力度
让农业大户与农民达到双赢
加大对设施农业大户贷款扶持力度,防止因农户资金链断裂导致无法按月支付租金,致使在种植时与村集体及农民之间发生纠纷,保障集约化、规模化农业生产稳步发展,防止公司类主体诉讼案件进一步攀升。
本条微信由“大连发布”(微信号:dl-fabu)编辑制作
文字:陈紫璇 由好 王璐
资料: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
图片:雪林
美编:张欣 吴兵
编辑:初昱含
校对:鞠传强 滕永梅
主编:单淼
监制:穆军 侯智良
以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者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