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大商所的数据显示,2024年,大商所农产品期货和期权累计成交13.15亿手,日均持仓932.13万手。这一年,大商所全面发力,为农产品期货市场安全高效运行、更好服务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品种持续“上新”
农产品板块增加“新成员”
2024年,大连期货市场农产品板块增添了不少“新成员”,其中最吸引市场目光的就是原木期货和期权,这是大商所继生猪之后再度推出的全新品种。自上市以来,原木期货和期权获得了众多产业客户的认可,包括物产森华、凯德嘉瑞等在内的多家大型原木贸易、加工企业已经开展了原木期货套保交易,也吸引了境外原木出口商以及国内林农林场对原木期货和期权的关注。
这一年,大商所还推出了3个期权工具——鸡蛋、玉米淀粉、生猪期权,构建起同时覆盖原料和产品、期货和期权的更为完整健全的衍生品工具链条。
大商所还对期权交易管理办法以及豆粕期权合约、玉米期权合约进行修改,为将来以豆粕和玉米期权为试点推出系列期权合约奠定制度基础。
“一品一策”
做好已上市品种维护优化
在推出新品种的同时,大商所持续跟踪现货市场发展变化,“一品一策”做好已上市品种的维护优化工作。生猪期货可以说是“更新”最多的农产品品种。去年,大商所对生猪期货进行了全方位优化。优化生猪交割流程,纳入整车过磅称重方式。紧贴生猪产业区域分布变化情况,不断优化生猪交割库布局,首次在广东、福建、山西、云南、贵州设立生猪集团库分库,使生猪交割库增至55个,区域扩充至18个省区市,基本实现主要交割区域全覆盖。
同属养殖板块的鸡蛋期货也经历了“更新”。大商所对鸡蛋期货业务细则中的新鲜度指标检验相关规则进行调整,缩短相关检验时间,进一步提高了鸡蛋车板交割场所的交割能力和效率。
2024年11月,大商所对玉米淀粉包装规格进行优化,修改后的交割质量标准不再将交割品包装限制为一大(830公斤)一小(40公斤)两种规格,多样化、可协商的包装规格为买方提供了更多选择。
2024年,玉米期货、玉米淀粉期货和玉米期权分别迎来了自己的20周岁、10周岁和5周岁生日,再加上新上市的玉米淀粉期权,大商所为产业构建起从玉米到淀粉、从期货到期权的完整风险管理工具体系。2024年,大商所玉米板块累计成交量超2.2亿手,日均持仓量超213万手,该板块已成为期货市场最具影响力的产品板块之一。
据不完全统计,有近万家产业企业参与玉米相关品种期货交易,参与交易的全国前50大玉米贸易、加工企业合计现货量占比接近60%,玉米期货产业持仓已经占到品种总持仓的43%以上。
全方位服务“三农”
再上新台阶
2024年,大商所农产品板块各期货品种合计完成交割42.2万手,交割金额143.5亿元,交割业务处理全年零差错,保证了实物交割有序进行。其间,面对玉米期货2405合约大量交割的可能性,大商所强化预研预判,积极协调玉米库容,开展压力测试和标准仓单专项检查,保障了玉米历史第二大交割量的顺利交割。
2024年,大商所下大力气服务“三农”,基于大豆、玉米、生猪等品种,共支持开展101个“保险+期货”项目,覆盖23个省区市的中小农户6231户次和规模化种养主体104家次,涉及现货量51.90吨、种植面积84.11万亩,项目总保费1.63亿元。
同时,大商所着力提升农产品品种产业客户参与度,全年共支持开展30个涉农“企业风险管理计划”项目,充分调动发挥67家农业“产融基地”的“传帮带”作用,依托“2+1”牵手工程“手把手”培育52家农业产业企业,通过龙头企业“一对一”项目为农业龙头企业提供“菜单式”定制化教学服务,从而为农业产业链打造全方位、多层次的产业服务体系。
大商所表示,2025年将聚焦提升大宗商品价格影响力、建设世界一流期货交易所,继续扎实做好农产品期货市场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为农业产业健康发展和农业强国建设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