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在春节后上班第一天,我市召开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大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全力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升级。2月6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坚持需求导向 公开承诺践诺 加快建设近悦远来的营商环境标杆城市”专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
会上
市公安局分管日常工作的
副局长王国文介绍了
大连公安发布的
便民利企9条举措
一是开通公安局长直通车。企业和群众对公安机关工作有任何建议和投诉,登录“大连公安”微信公众号“局长直通车”版块,向市公安局长反映,局长将件件盯办,件件回复。
二是为企业专门设立涉经济犯罪法律服务热线。市公安局成立涉企咨询服务工作室,组建由资深经侦警官、经济犯罪专业律师、企业财务审计专家等为成员的经侦领域专家团队,设立法律服务热线88055177,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
三是坚决防止对企业逐利执法。外地公安机关来连开展查封、冻结、扣押等侦查活动,涉及在连经营企业的,一律由市公安局提级接收协作请求,审核法律手续,防止趋利执法、过度采取强制措施、侦查措施等影响企业正常经营。
四是对30种涉企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对未按规定配备娱乐场所保安人员、未按规定核对登记上网消费者有效身份证件等30项涉及企业的轻微违法行为,优先提醒教育、责令改正,不予处罚。
五是实行食品药品环境及知识产权违法犯罪线索网上有奖举报。凡是企业和群众发现的涉及食品药品、污染环境、知识产权、假冒伪劣等违法犯罪线索,可以通过“大连公安”微信公众号“食药环知”举报版块,向公安机关举报,公安机关将及时受理反馈。对提供线索协助公安机关侦破案件的,将给予奖励。
六是人才落户实行全程网办。符合大连引进人才落户条件的人员,可通过辽宁公安“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申请并提交相关资料,审核通过后即可落户大连,户口簿按需直接邮寄。
七是首次交通违法警告情形由20种拓展到229种。对高速超速10%至20%等6个月内首次违法的229种行为,予以警告,不扣分,不罚款。
八是主城区轻微交通事故10分钟内完成现场处置。在交通高峰期(早7时至9时,晚17时至19时)大连主城区发生的轻微交通事故,在交通警察临场或者交警部门与当事人视频连线后,10分钟内现场处置完毕,造成拥堵的,交警将疏导至交通恢复。
九是所有公安服务信息实行“一码通查”。市民和企业可通过关注“大连公安”微信公众号或扫描公安窗口二维码,登陆“一码通”小程序,即时了解户籍、身份证、车驾管、出入境等所有公安服务所需材料、地点、流程、结果及咨询方式等准确信息,还可获得就近窗口导航、网办平台链接等便捷服务。
大连公安便民利企9条举措
已于2月5日全面实行
2024年
大连公安向社会公开承诺
“五个一律、五个零容忍”10项硬举措
全市各级公安机关
靠前担当、主动作为
坚决做到了
民有所盼、警有所为
经过一年实践
承诺全部兑现
一年来,大连公安依托市县两级经济犯罪案件接报案中心,接待报案咨询2.3万余人次,受案603起,受案率达100%,困扰群众经济案件报案难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全市公安窗口7×24小时服务,累计服务群众246万余人次;创新上门办服务举措,累计上门服务企业837家、群众3500余人次;对29种交通轻微违法不予处罚,对20种首次交通违法警告教育;对所有人员走失警情一律快速查找,共找回失联人员7122人,找回率达99.82%,挽回212名轻生人员的生命;日均出动警力3900余人次到校“护学”,整治安全隐患1900余处,化解矛盾纠纷400余起,确保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持续安全稳定。
此外,大连公安坚持涉海治安乱象“零容忍”,查破各类案件571起,打击成效创历史新高;坚持对旅游治安乱象“零容忍”,全力保障文旅环境;特别是,坚持刀刃向内,坚决同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作斗争,严肃查处了一批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违法行为。
全市公安机关将持续践行
“公安工作就是要做实的事”理念
狠抓落实、有诺必践
也欢迎广大市民群众监督建议
大连公安将
悉心接受、认真改进
信源丨大连发布、市局审批办
编校丨单禹齐
审核丨孙颢源
签发丨蔡朕
以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者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