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按照全省统一部署,大连市以氢能产业为先行试点,充分发挥质量基础设施和知识产权工具效能,实施一链一策、因链施策,为全产业链条、全经营周期提供一揽子综合服务,联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质量水平。由大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牵头主导的全省氢能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项目,入选全国首批百个质量强链重点项目。
加强组织联动 着力构建质量联动提升生态圈
高效牵动引领。市市场监管局率先牵头起草完成《辽宁省氢能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工作方案(2024-2025年)》。在辽宁省质量强链经验交流暨卓越质量管理助力氢能产业提升(大连)大会上作为链长单位介绍经验。建立强链方阵。组建以市市场监管局为链长单位,洺源科技(大连)有限公司为链主单位,181家链上企业协同参与,25家技术机构和科研院所支持赋能的工作组织。积极组织落实。不断优化完善链长组织、链主引领、链员协同、基础支撑、技术赋能的综合解决方案,绘制质量工作图谱2张,组织召开相关部署会研讨5次,深入开展走访督导,推动任务有效落实。
突出要素融合 打造NQI+IP一站式服务新模式
科学谋划路径。印发《大连市“质量基础设施+知识产权”助力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工作方案(2024—2025年)》,聚焦本市15+N产业链需求,充分发挥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及知识产权、品牌培育等质量要素协同效能,实施重点任务6项。出台服务清单。编制NQI+IP服务清单,设置企业标准“领跑者”培育、高端装备制造和新能源领域专利本地预审等服务项目39个,完成企业需求对接119个。激发龙头效应。开展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对接走访,定制“一链一企一案”NQI+IP一体化解决方案,支持、帮助链主企业继续做大做强,带动产业发展提质升级。
强化资源共享 建设质量基础设施“四大中心”
布局四大中心。立足产业发展需求,依托大连检验检测认证集团有限公司等质量赋能技术机构,筹备建设国家氢能储运装备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省级氢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氢气质量检验中心、储氢气瓶及氢燃料电池承压部件检验检测中心。全国首个室内模拟火灾环境气瓶专业防爆实验室在连正式运行。加快方法研制。启动实施质量强链支撑项目,压缩氢气加气机计量检定设备、高压储氢瓶火烧试验(检测方法)、关键领域标准制定等十余项NQI研制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深化站点建设。围绕产业聚集区,全市新增“质量基础设施+知识产权”一站式服务站点13个。长兴岛市场监管局新建西中岛石化园区服务工作站,实行“8+1+N”服务模式,为洁净能源(含氢基)、石化等重点企业提供质量集成服务。
注重创新协作 推动重大质量技术项目攻坚
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氢能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堵点、难点、痛点问题,形成“三张清单”,梳理关键质量问题37个,持续推进大功率车船用氢燃料电池系统集成开发与工程化应用等17个重点质量技术项目攻关。健全协作机制。通过链主引领和技术机构赋能,以大连市氢能产业发展促进协会为载体,建立质量创新协作平台,综合利用检验资源共享、团体标准、供应商认证采信等NQI手段,加强产业链供应链质量一致性管控。锚定关键环节。链主企业洺源科技研制空气侧无加湿技术,成功替代长期被国外垄断的膜加湿器,应用于大连公交氢能综合利用示范工程,使加湿故障导致的停运次数减少80%。
2025年,市市场监管局将以《大连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4-2035年)》为引领,聚焦氢能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开展卓越绩效质量管理“问诊把脉”,持续推进重点质量技术项目攻关;高标准建设氢能产业质量基础设施“四大中心”和重点产业园区一站式服务站点;充分发挥链主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带动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推动区域质量竞争力跃升。
END
本条微信由“大连市场监管”编辑制作
转载请按以下格式注明来源↓↓↓
大连市场监管(微信号:dlsscjgj)
监制:孙琳
文字:高蕾
来源:质量发展处
以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者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