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开新局
我市交通口岸坚持
早筹划、早动手
推动城市经济发展
开好局、起好步
✔
东北地区首单陆路启运港退税政策货物从大连离境;
✔
东北地区今冬迎来首批海运直航进口车厘子;
✔
东北地区海关首次运用“智慧电讯检疫”模式开展入境船舶卫生检疫。
陆路启运港退税政策货物
从大连离境
近日,东北首单从沈阳东站启运的陆路启运港退税货物在大连海关监管下顺利完成通关手续并装船,经由大连大窑湾港离境,发往安哥拉,标志着陆路启运港退税政策首单业务成功落地大连。
根据《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关于扩大启运港退税政策实施范围的通知》,自2024年12月1日起,对符合条件的出口企业从启运地启运报关出口,从铁路转关运输直达离境地离境的集装箱货物,实行启运港退税政策。大连大窑湾港作为离境港,将沈阳东站等4个内陆铁路站点作为启运港,列入政策实施范围。自此,大连与广州、深圳、宁波成为全国仅有的四个同时实施海运和陆路启运港退税政策的城市。
据了解,本批货物为玻璃制品,货值2.76万美元,在沈阳东站报关并完成出口退税申请,施行陆路启运港出口退税政策较原出口船舶离港退税节省约5天时间,提前完成退税2万余元。
陆路启运港退税政策顺利落地,有利于外贸企业资金快速回笼,缓解资金周转压力,有效助力企业发展。
“抢鲜”车厘子
辽港冷链业务“冻”力十足
近日,在大连集装箱码头9#泊位,满载着4600吨进口水果的“演奏者”轮依岸而靠,辽港集团迎来本年度首单车厘子作业,这也是东北地区今冬迎来的首批海运直航进口车厘子。
据了解,本批车厘子采用“智利—大连”冷藏船直达运输方式,2024年12月21日从智利出发,总航程超过1万海里,用时25天抵达大连港,较传统中转模式节省一周时间。
大连集装箱码头公司操作运营部副经理王冲:
我们持续发挥‘优速捷’服务品牌辐射作用,根据气温条件调整卸船作业时间,并指定专用泊位进行果品接卸,提前开辟货物出港‘绿色通道’,有效避免了鲜果长期暴露在自然条件下。
刚刚漂洋过海而来的水果“明星”搭载着一辆辆冷藏车有序驶出码头,迅速进入毅都四期水果查验场地和恒温库。在这里它们将通过公路运输至华北、华东、东北地区各大水果批发市场,保障春节前后市场的需求。
作为我国东北重要的海上开放门户,辽港集团围绕推进“大连口岸冷链物流中心”建设目标,现已形成全国沿海规模最大、功能最全、技术最先进的大窑湾保税港区冷链物流中心,香蕉交易、肉类分拨、水产品国际中转三项核心冷链业务实现稳步发展。2024年大连口岸进口香蕉量超50万吨,在全国占比超三成。
东北地区“智慧电讯检疫模式”
在大连落地
近日,马绍尔群岛籍“泰坦”轮抵达大连港内锚地,大连港湾海关关员立即开启智慧电讯检疫设备,“泰坦”轮船员头戴智慧电讯检疫辅助终端,根据海关关员的线上提示,15分钟内便完成了对所有船员的体温测温和流调、船舶卫生状况检查等入境卫生检疫工作。
据悉,这是东北地区海关首次运用“智慧电讯检疫”模式开展入境船舶卫生检疫。新模式下,出入境船舶检疫时长较以往平均缩短1小时。
在传统模式下,船舶到港靠泊后,需要海关派员登临船舶开展检疫工作。遇到船舶集中靠港、赶潮水作业等情况均会增加大量等待时间。智慧电讯检疫模式的实施,可通过运用“便携式远程测温流调仪”“头戴式智能监控仪”“移动作业终端”等智能化监管设备,实现远程体温监测、流行病学调查、船舶卫生监督以及后续检疫监管等工作。
大连港湾海关驻和尚岛办事处监管一科副科长于辉:
智慧电讯检疫模式有效解决了海关人员登临检疫作业往返耗时长、登船危险性高等难题,让海关监管不再局限于时空限制。即使船舶集中到港,我们也可以监管作业‘无缝衔接’,极大提升了检疫监管效能。
本条微信由“大连发布”(微信号:dl-fabu)编辑制作
文字:毕重伟 陈紫璇
资料:大连市政府口岸办公室 辽港集团 大连海关
图片:朱万健 韩知妍 部分由受访单位提供
美编:吴兵
编辑:王初昱含
校对:鞠传强 滕永梅
主编:单淼
监制:穆军 宋伟
以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者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