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省市场监管局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以全面推进质量强国建设为统领,充分发挥质量在企业做大做强、产业建圈强链、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着力完善质量治理体系,着力构建质量发展格局,为打好打赢三年行动攻坚之年攻坚之战作出质量贡献。
质量促进产业建圈强链的作用进一步发挥
推动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构建“1+16”质量强链工作体系,组织20家链长单位、24家链主企业、95家技术机构、1755家链上企业建立质量强链方阵。“工业机器人”项目入围总局质量强链首批十大标志性项目,工业机器人、菱镁、石化等7个产业链成功入围全国质量强链百个重点项目,数量位居全国第二位。辽宁作为全国3个省份之一在全国质量强链经验交流现场推进会上作经验交流。
促进质量基础设施升级增效。形成了一批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成果,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卡脖子”技术,促进一批技术改造和成果转化,绘制质量图谱28张,开展质量技术攻关583项,解决质量技术问题788项,建设产业链相关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站点62个,带动产值511亿元,质量品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省政府主要领导对质量强链工作批示“好”。
质量助力企业做大做强的作用进一步发挥
扎实开展领军企业培育。对5个类别22个组织开展先进质量管理提升培训,沈鼓集团入选总局“质量强国建设领军企业培育库”,盘锦华锦集团QC小组荣获国际质量管理小组会议金奖。完成第十届省长质量奖评定工作,以省政府名义表彰获奖企业10家。
全面推广先进质量管理。全面启动卓越质量管理助力产业提升行动,引导企业导入卓越绩效等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全省14个市分别召开了卓越质量管理助力产业提升大会,1200余家企业参与,企业追求卓越、崇尚卓越的氛围不断提升。
创新质量融资增信制度。与有关部门联合开展“辽质贷”质量融资增信工作,推动将企业的质量管理、质量品牌、质量基础等质量要素无形资产转化为融资增信,拓宽质量效益型企业融资渠道。
质量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发挥
积极培育质量强县。围绕产品合格率、服务满意度、产业质量竞争力、质量基础设施、区域经济质量效益等43项评价指标,开展质量强县(区、镇)培育、储备工作,3个县(区)作为典型案例在总局质量强县(区、镇)现场交流会作书面交流,20家县(区)入围全国质量强县(区、镇)培育库。
扎实开展质量监测。推动制造业竞争力指数实现3连升,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4连升,公共服务质量监测结果5连升。其中公共服务质量监测结果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首次进入“满意”区间。印发《质量状况白皮书(2023年)》,总结梳理全省质量水平、产业状况和发展趋势。
质量基础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
质量基础协同升级增效。梳理了全省63家重点产业园区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新建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站点30个,总数达116个,服务企业2万余家次。推进质量标准实验室建设,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申报机器人国家质量标准实验室已通过总局形式审查并公示。
品牌建设工作持续加强。完成2024年公益品牌价值评价工作,评价品牌数量达175个。2024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发布榜单,我省18个品牌入围。强化品牌工作研究,提交关于品牌建设的建议,被省政协选用并成为全国两会提案,《关于加快推进品牌强国建设 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获评市场监管总局“我为市场监管事业发展建言献策”优秀论文。
质量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深入推进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进一步扩大首席质量官制度在企业的覆盖面和聘任率,全省1155名首席质量官纳入全国“首席质量官之家”管理平台。面向全省市场监管系统质量发展条线人员,开展了质量品牌建设专题培训,培训280余人。
质量治理效能进一步增强
质量治理职能有效落实。推进缺陷产品召回管理,健全完善召回监管制度,制定辽宁省地方标准《消费品缺陷信息采集规范》将于近期发布。以电动自行车产品、儿童用品、电子电器等贴近民生消费品为重点,收集缺陷线索64条,共享线索57条。开展“守护儿童安全 远离产品伤害—儿童用品安全行”主题活动,全省开展各类现场宣传活动85场次,受众群体近7000余人次。在省市场监管局微信公众号发布电动自行车图解和视频消费提示,引导广大消费者树立安全消费意识。
质量工作氛围日趋浓厚。深入开展2024年全省“质量月”活动,在辽宁日报头版、中国质量报头版头条宣传我省质量强链工作阶段性成果。“质量月”期间,全省实施质量诊断、质量帮扶等助企惠企活动327次,培训企业质量管理人员10874人次,开展质量品牌提升、宣传、推介等活动1154次,群众参与数量32万余人次。对全省质量强链经验交流暨卓越质量管理助力氢能产业提升大会进行全程直播,全网7000多账号在线观看,点赞1.7万余次。省本级全年累计发布新闻稿件29篇,各级媒体报道149篇次。
来源:质量发展处
文字:夏海防
编辑:赵 铭、康 欣
责编:赵 超
审核:李茉娜
以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者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