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去楼空的月子中心。
文图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
记者刘源
近年来,月子中心越来越受到“准爸爸妈妈”们的青睐。为了住上心仪的月子中心和房型,往往要在预产期前3到6个月就早早选好地方,预订缴费等待新家庭成员的降生。然而近日市民曲先生向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舆监中心反映,妻子距离预产期只剩一个月时才发现,提前半年预订的月子中心竟然关门了。
孕妇家属人住不进去,钱退不出来
曲先生说,妻子的预产期在今年5月初,去年10月曲先生就预订了位于星海广场一方城堡酒店内的华月七星月子会所,签订服务合同并先后交了5000元定金和47000元余款。
曲先生告诉记者,按照约定,月子中心会在孕妇生产前一个月邮寄待产包,从今年3月末开始他多次找到客服问待产包何时邮寄,对方都以各种理由推脱搪塞。产妇“临盆”将近,曲先生亲自到月子中心走了一趟才发现,这里已是人去楼空。曲先生说,与他一样交了钱没住上月子中心的家庭还有10个,大家都全额缴纳了服务费。
5月16日,记者来到一方城堡酒店城堡公寓G层。这里的玻璃门上还印有“华月七星城堡月子会所”,但整层公寓的房间都大门紧锁,个别房门上“多功能室”“护士站”“产后康复中心”的门牌仍然可见。酒店工作人员称,该月子中心今年二三月就已经搬走了,“这个月子中心跟我们酒店没有关系,就是租酒店的地方经营。”工作人员表示。
令曲先生等人无奈的是,明明年初已经搬走,却仍然瞒着顾客。“如果早一点通知我们,我们也好另想办法。”曲先生说,自己曾联系月子中心负责人徐先生要求退款,却被告知没有钱。
租赁双方月子中心和酒店各执一词
据了解,华月七星月子会所已在大连经营七年,在业内名气不小。记者电话联系了月子中心负责人徐先生,他说关闭月子中心实属无奈。
“我和酒店是两年一签合同,现在酒店不租了,我在搬走前服务完了最后一批入住的客户,后面的实在没办法了。”徐先生称,还未履行服务的总共有十多个家庭,收取的费用也并没有用于个人消费,全部都用于交房租了,实在没有能力退款,目前他也在想办法努力筹钱,“我很理解他们的心情,但希望能给我点时间。
为证实徐先生说法,记者找到了一方城堡酒店市场销售部了解情况。工作人员向记者提供了一份书面《澄清声明》。其中称,酒店和月子中心在2021年2月9日签订了为期两年的6层公寓租赁协议,于2023年2月28日合同租期届满之后解除合作关系。租赁期间由于月子中心经营不善,酒店于2022年1月27日为月子中心退租了3层公寓,在疫情期间还给月子中心减免了部分租金。《声明》中还提到,为保障月子中心在租赁届满时能顺利完成交接,酒店于租期届满前9个月就发函通知月子中心不再续约。其间酒店还多次对月子中心进行提醒,并在今年2月8日起在月子中心客户必经之路等公共区域张贴合同到期通知以提醒到访消费者。
律师观点
预付消费存风险 签订合同最好有自然人担保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月子中心多数采用预付款制度。因为交钱在先,且消费者往往提前数月就交钱预订月子中心,需要承担的风险很大。我市已经发生多起月子中心突然关门,已缴费的产妇被“甩”事件。
去年10月,我市中山区一月子中心突然倒闭,上百名孕产妇不得不艰难维权。同样在去年,我市还有一家提供月嫂服务的全国连锁母婴护理机构关门停业,不仅消费者预付的定金无法退还,还拖欠多名月嫂工资。
有业内人士指出,月子中心资金投入大,人员成本、折旧摊销、房租等每月都需要固定投入,如果入住率低于70%就可能出现亏损。加之回本周期较长,近几年在疫情影响下,一些月子中心被动“洗牌”,而提前付费预订的消费者不得不为此买单。
辽宁李远祥律师事务所主任李远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月子中心不按合同履行服务且不退款,消费者可通过法律手段解决。李远祥还提醒,预付消费承担风险较高,消费者选择商家时一定要擦亮眼睛,确认对方有履行合同的能力;与公司签订服务合同时,最好有自然人作为担保,这样即使合同无法履行,也较容易追回损失;如果消费者在预付消费后中途感到不满意想要终止服务的,商家应当退还消费者还未消费的部分费用。
就事论事
别让无辜的消费者
独吞“苦果”
刘源
在日常消费中,月子中心、月嫂服务等行业往往需要提前预订,而预订时交款金额一般也远远超出了《民法典》中“定金”的范畴。此时一旦出现商家资金周转不灵、经营困难等无法履约的情况,“受伤”的总是无辜的消费者。
近年来,预付消费市场上跑路事件频出,令不少人一提起“充钱”“办卡”就心有余悸,规范预付消费市场已刻不容缓。
要让消费者有底气提前交钱。首先要提高行业准入门槛。提供预付消费服务的企业应当具备一定的规模和能力,有关部门应对有预付需要的企业进行备案管理,也可通过收取保证金的方式防止商家出现既不履约也不退款的行为。
其次要尽快完善相关规章制度。据报道,北京市出台了《预付式消费市场监督和服务管理办法》,通过发布合同行为指引、推行合同示范文本等方式,规范预付式消费合同行为,保障交易双方合法权益。一旦失信,企业还将面临惩戒。不仅如此,《办法》还针对培训机构、体育健身经营场所等制定了相关细则,提出“培训班一次性收费不得超过3个月”“健身房预付消费期不得超出房屋租赁期”等要求,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当然,此次关门的月子中心,和那些收钱后一跑了之的商家还有所区别——经营者毕竟将收取的钱款用于企业经营,动机上并无恶意。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将经营风险转嫁给消费者。商家经营不善关门的苦果,不能让消费者来吞。相关部门应该给消费者及时“撑腰”,畅通维权路径。
深度调查
新闻热线
“周二见”将对事关民生的难点,民众关注的热点,展开调查,揭示真相。您可以通过大连晚报新闻热线向我们提供线索。那些不平的事、闹心的事,迟迟得不到解决的事,我们都让它“周二见”。
84323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