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南京被掌掴儿童母亲讲述事发经过:老人骨折,儿子的脸当时就肿了,晚上哭着入睡)
视频截图
红星新闻实习记者|李毅达 闫沫琛 记者|蓝婧
编辑|官莉 张莉
11月9日,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一男子上门打伤老人、小孩的监控视频在网络上引发热议。视频显示,一名男子坐在凳子上训斥一名小孩,突然一巴掌将其打倒在地。孩子爷爷先后用塑料椅、木椅砸向该男子,最后被男子推倒在地。
南京市公安局玄武分局通报称,11月8日19时许,南京公安110接群众报警称,玄武区某小区内,有人到其家中闹事。接报后,民警立即赶赴现场,将相关人员带回公安机关调查处理。
经查,鲁某某(男,33岁,本市人,某医院社会聘用制人员)因当天上午其儿子在幼儿园与同班男童争抢玩具时被对方戳破头皮,到对方家中讨要说法。期间,鲁某某情绪激动,用手击打该男童面部,致其仰面倒地。该男童祖父祖某某(男,64岁,本市人)先后持塑料椅、木椅与鲁某某发生肢体冲突,被鲁某某推倒致腿部骨折。目前,鲁某某因涉嫌故意伤害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警方通报
红星新闻记者多次拨通鲁某某的电话,但无人接听。当事幼儿园工作人员则表示正在配合警方调查,具体情况不便透露。
11月9日下午,红星新闻记者联系上被掌掴小孩的母亲唐女士。她对记者表示,孩子和老人都已经做过伤情鉴定,老人腿部骨折。唐女士向记者出示了老人骨折CT的照片。此外,她还表示孩子听力测试不过关,但耳膜没有出现问题,具体伤情还需要进一步去医院进行检查。
老人的检查报告
对于此事的起因,唐女士称,她今早去幼儿园调取事发监控时看到了详细的经过,“是两个孩子在抢一个玩具,我儿子不给他,推搡之间不小心把他儿子的头打破了,老师当时把孩子拉开。后来,我儿子可能是气不过,就又回去打了鲁某某的儿子两拳。”
红星新闻记者在网传的幼儿园监控视频中看到,当事两名孩子在幼儿园发生肢体冲突,随后被人分开。
唐女士表示,他们确实对自己儿子打了鲁某某儿子的事情负有责任,也愿意承担责任,“对方说自己孩子缝了6针,这些我们都不知道,但是该道歉我们会有道歉的态度,该赔钱我们也会赔钱。”
但唐女士称,她无法接受鲁某某上门殴打儿子和老人,“上门来对一个5岁的孩子下手,把老人推倒在地导致骨折,这种手段不是一个理智的、正常的成年人该做的。”
唐女士表示,她昨天并不在南京,接到了幼儿园老师的电话后从无锡开车赶回家,同时也立刻联系家里的老人让他们去买点东西上门道歉,结果还没来得及去道歉,鲁某某一家三口就来到家中。
“他们到(家里)之后,爷爷就把我们孩子叫过来,鲁某某就开始数落孩子,说了几句之后就一巴掌扇了上去,把我儿子打得人仰马翻,孩子的脸当时就肿起来,有5个指印。爷爷看到这种情况受不了,就拿凳子去抡他。”
唐女士说,她儿子和鲁某某的儿子在学校里是好朋友,又同住在一个小区,孩子之间走动得很频繁,经常到彼此家中串门。“我们真的没有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事发之后,对方没有联系过我们,也没有一句道歉的话。孩子现在的状态非常不好,昨天是哭着睡着的,要求把家里的房门都关上,说害怕鲁某某再回来打他。我们听了特别心疼。”
唐女士表示,目前,警方已经介入此事,“他(鲁某某)在警察面前还撒谎,说没打孩子,只是摸了一下。他不知道我们家有监控。我相信会秉公处理的,一切交由警方处理。”
相关新闻
教育局回应家长上门掌掴男童:矛盾切勿牵涉家庭 已要求幼儿园整改
教育局回应家长上门掌掴男童:矛盾切勿牵涉家庭 已要求幼儿园整改(来源:视频综合)
11月9日,江苏南京一家长因孩子在幼儿园被同学打伤,上门掌掴5岁幼儿引发关注。
玄武区教育局回应称孩子在幼儿园有矛盾很正常,判定对错不应该牵涉家庭,他们已向幼儿园提出相关整改意见。
被打幼儿母亲唐女士称平时两个孩子玩得好,当天在幼儿园抢玩具引发争执,并打伤了同学的头部。不料对方家人上门对幼儿训话,男子突然一巴掌将其打倒在地,并与其家人发生冲突,将幼儿爷爷推倒致骨折。打人男子鲁某某已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
媒体评论:他只是一个犯了事的父亲,网暴他的单位、职业并不合适
11月9日,成年男子暴力掌掴5岁幼童的一幕在网上流传。
视频显示,男子大声质问孩童,“你还动不动手打人了?”随后,他一掌迅速挥向幼童。孩子坐着的小板凳向后倾翻,人跟着倒地。
原来,男子的儿子曾在学校被他眼前的孩子戳伤,他气愤不过,上门找到对方家里,才发生了上述一幕。
男子的以暴制暴行为,受到很多网友谴责。以一个成年男子的体格,如此对待一个幼儿,处理方式无论如何有失妥当。
11月9日,南京市公安局玄武分局通报称,男子鲁某某系某医院社会聘用制人员,目前已因涉嫌故意伤害被刑事拘留。
就事件性质本身,并无过多可说,只需一切留给法律。只说一个细节,在警方通报前,关于鲁某某的身份信息已在网络上扩散,并且上了热搜。
这是当下互联网非常典型的一个现象——似乎只要成为新闻当事人,就不配拥有隐私。更甚至有“连坐”的倾向——如果在某一方面犯了错,必牵连到生活其他方面。
最常见的,是追踪单位。在爆料视频下,有网友留言:
“哪个医院哪个科室的,写出来,我们帮你去投诉。”
“哪个医院的医生,必须公布。”
“如果这个男的还能继续当医生的话,在座的都有责任。”
男子的名字、职务、单位等隐私信息,被一传十十传百,形成一股强大的舆论力量。它的最终目的,是试图毁掉一个人的声誉和前途,让他“社死”。
在网上,冲动之下的一巴掌,就可以毁掉几十年积累的信誉。如果声浪足够大,甚至能毁掉一个人寒窗十几年换来的工作。
网友的原意是抵制以暴制暴这种行为,但会不会在无意中,让暴力以另一种更隐蔽的方式传递?
网络暴力没有看得见的伤口,却同样能伤害人,而且有可能给当事人带来超出他所应承担责任的后果。
互联网是不够宽容的,这一点早有印证。此前,在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称“错过女儿成人礼”的社区书记,遭受大量人身攻击。与她同名的河南某医疗器械公司法人,也莫名“躺枪”。“从凌晨3点开始,就一直有人打电话,然后发信息骚扰。”“有些人接通了电话后直接骂人。”
与刘书记同名的女子“躺枪”
也许,当事人不过是在不恰当的场合,说了一句不恰当的话,但是,言语暴力不是她所应承受的。
鲁某某的行为,将让他付出法律的代价。让暴力到此为止,或许是最合适的结局。
撰文|柴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