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马征
今年6月30日,渤海大道全线通车。
获知这个消息时,市工商联(总商会)副会长、大连三友电器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黄伟冬激动万分:“我们周边企业守着渤海大道这么多年,最清楚这项工程推进的难度。去年我提出这个问题,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胡玉亭不仅开会专题研究这个问题,还深入施工一线,现场办公确定渤海大道通车方案。现在,渤海大道如期通车,说明大连市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把企业的诉求、百姓的期待放在心里。这让我切身感受到大连市委、市政府为民营企业办实事的决心和诚意,更加坚定了我在大连发展的信心。”
渤海大道的如期通车,是大连市委、市政府给民营企业提交的一张满分答卷,是大连市委、市政府对民营企业诉求的最佳回应,也是我市民营企业诉求办理工作机制运行的最佳范例。
自去年10月,我市创新探索并实施民营企业诉求办理工作机制以来,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充分运用这套机制,破解了一大批约束影响企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为我市80多万户民营经济市场主体打通了一条民营企业诉求直达市委、市政府的便捷通道。“工商联出卷、书记市长答卷、民营企业家阅卷”的承诺得到认真践行,受到社会广泛好评。
创立长效性工作机制 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
今年2月,在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会议上,胡玉亭明确提出:“要把打造更优营商环境作为头号工程,牢固树立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就是生命线、就是城市名片的理念。”
作为落实党中央及省委决策部署的重要抓手,作为事关大连发展全局的“头号工程”,“打造更优营商环境”不仅需要实打实的工作推动,也需要长效性的制度安排。我市民营企业诉求办理工作机制就是这样一套“有诉求渠道、有解决方案、有责任主体、有实效评估”的长效性制度。
按照这个机制,市工商联每月收集汇总民营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科学甄别,对应办能办的问题,直接推送有关责任部门督促办结,并实行每月通报;对应办难办的共性问题,每月工商联梳理上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谋划、亲手设计,亲自“望闻问切”,大到基本原则、方向思路的研判,小到责任主体、完成时限的确定,都一一严格把关。
各位分管市领导对事项办理全程负责,面对面了解企业诉求、听取意见建议,组织分管部门研究确定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
诉求办理工作专班充分发挥枢纽职能,实时了解办理进度,强力开展统筹协调,为多部门联动解决企业关切提供高效沟通平台。
问题解决后,民企诉求办理机制将“问题解决”和“企业满意”作为衡量机制运行成效的重要标尺。诉求办理工作专班建立诉求事项办理工作台账,构建形成月初下发工作提示单、月中跟踪提醒、月底梳理汇总的工作闭环,并适时会同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考办对民营企业诉求办理工作进行全流程督查督办,合力推动,让企业提出的诉求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建立由企业“吹哨”、部门“接招”、专班“销号”的反馈机制,市工商联通过召开会议“谈”、发放表格“报”、征求意见“评”等方式,由企业认定诉求办理流程是否完结、工作成效是否过硬。全市上下领导带头、齐心协力,形成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的完整“责任链条”。
创新科学工作方法 实践中完善工作机制运行
在创新中探索,在实践中完善。诉求办理工作专班面对不同的问题创新科学工作方法,让民营企业诉求办理工作机制更加完善。
面对企业的不同诉求,工作机制实行“个性问题个性解决、共性问题集成创新、简单问题属地办理、重大问题专题协调、遗留问题一事一议”的分级分类办理模式,既就事论事抓好“点”上问题的精准处理,又举一反三侧重“面”上问题的统筹解决。做到有的放矢、逐个击破、标本兼治,力求通过解决企业反映的“一件事”,破解市场主体“一类事”,把解决一件事的“应对之策”上升为解决同类事的“制度安排”。
以“时间划线”倒逼办理“责任落地”,对于事实清楚、责任主体单一且解决难度相对较小的诉求事项,工作专班要求力争一个月内办结;对于涉及多个部门、解决难度较大的诉求事项,要求尽力三个月内办结;对于成因复杂、多年未解决的历史遗留问题,要求时间前赶、尽早解决。
面对疑难问题责任主体多元多样,诉求办理工作专班积极发挥统筹联动平台作用,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协调不同责任主体。
胡玉亭多次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涉疫冷链货物积压、促进通用航空和无人机产业发展等问题。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对包括提出问题在内的48家进口冷链食品生产企业和16家第三方冷库完成联合验收,极大减少了因疫情防控对我市冷链食品企业造成的损失。大连云海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不仅有了无人机的试飞场地,还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通用航空和无人机产业”发展也获得了政策支持。
为解决大连市食品行业协会提出的关于“帮助解决调整餐饮企业城市垃圾收费标准的问题”,市委副书记、市长陈绍旺召开市政府专题会议,亲自推动解决减免餐饮企业城市垃圾收费问题,仅今年1月和2月就有1421家商业服务性经营企业因这项政策受惠。
在研究解决某工业项目历史遗留问题时,诉求办理工作专班先后组织召开5次协调推进会,推动多达10余家单位现场“会诊”,认真梳理用地手续不全、新旧政策衔接不畅等关键堵点,锚定27个工业项目历史遗留问题,靶向给药、集中攻坚,一些沉积多年的难题已经取得实质性进展。
“小切口”解决“大问题” 加速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民营企业诉求办理工作机制,是我市对优化营商环境再认识、对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再发力的关键载体。机制运行以来,政府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空前通畅,破解了一批久拖未决的老大难问题,形成了一批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长效机制,创建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特色品牌。
敢翻“陈年旧账”,破解老大难问题——
针对2015年就已立项但停滞至今的管道天然气入旅顺口区问题,专班多次协调市自然资源局、市住建局、天然气高压管道公司等相关责任单位,明确9项具体举措,确定2023年6月完成“旅大线”工程建设。目前项目正在加紧推进,预计完成后每年将为旅顺口区企业和群众节省用气成本近亿元。
形成长效机制,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针对部分企业反映的涉海保险与信贷支持不足问题,市金融发展局会同相关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大对海水养殖财政金融支持力度的通知》,加强涉海产业融资服务,推出高含金量的涉海保险补贴、抵押补贴等支持政策,诉求企业依据新政成功获得1000万元信贷支持。
重视创新探索,建立可复制特色品牌——
为构建更加“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市工信局组建了由375名干部组成的市、区(市县)、街(乡镇)三级“服务专员”队伍,对辖区内企业实行网格化包联服务,相关经验做法得到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肯定并向全国推广。
截至2022年5月底,民营企业诉求办理工作机制征集企业诉求事项143件,总体办结率79%。其中,工商联即时协调解决60件;横传有关责任部门解决38件,已办结29件;上报市委、市政府研究解决45件,已办结24件。
实践表明,民营企业诉求办理工作机制是一列诉求无障碍、问题有人管的“直通车”,是一条实时回应、即时办结的“高速路”,是一座政企互动、同频共振的“连心桥”。通过诉求办理“小切口”解决民企发展“大问题”,市委、市政府重视民营经济、关心民营企业、呵护民营企业家的决心和诚意得到集中展现;各地区各部门工作作风和服务效能显著改善,“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加速构建;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营商环境更加优化,民营企业扎根大连、深耕大连的决心信心日益坚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