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繁体中文
你好,欢迎光临大连瓦房店市市场协会网站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新闻动态协会相关文件维权服务会员单位协会章程摄影作品资源下载留言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大连瓦房店市市场协会 > 服务常识 > 媒体报道
用户名:
密 码:
   
忘记密码?点这里重设
     服务常识
     服务常识 > 媒体报道
 
致敬每一个了不起的她
来源:大连日报 点击数:2005次 更新时间:2022/3/8 9:19:20

        关键词:扎根

    潘凤荣

    2017年全国三八红旗手

    大连市农科院种植业研究部副部长

    她像大连大樱桃一样红

    文/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金东淑

    图/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高强

    她是全国大樱桃种植户们眼中的“顶流”。全国人民喜欢吃的“明珠”品种就是她培育出来的,让数十万果农尝到了甜头;她的电话号码是公开的,栽种上的难题找她就不会失望……她就是闻名全国的樱桃专家,大连市农科院樱桃课题主持人潘凤荣。

    她是果农眼中最接地气的专家

    采访当天,在带记者一起去大棚的路上,潘凤荣接到一个电话:“潘老师,KGB树形怎么管理?”“在四五十厘米处定干,第二年春天每个树枝留二十厘米打剪……”她边走边聊着,没有一丝不耐烦,就像多年的熟人。记者问:“是您认识的果农吗?”“不认识,是外地陌生号码。”她说,多年来,自己的手机总是很忙,她从没拒接过一个陌生号码,“找我的一定是果农,一定是遇到了难题。”

    口口相传,她的粉丝遍布全国各地。有一次,潘凤荣在山西运城路过一户农民家门口时,农民热情地上前和她打招呼:“这不是大连农科院的潘老师吗?”“你认识我?”“我总看您的科普视频,太接地气了。”

她让大连大樱桃种到全国各地

    潘凤荣出生在甘井子区营城子街道沙岗子村。从农校毕业后,她被分配到大连市农科院。学校课本上关于大樱桃的内容寥寥几页,且没有实际操作内容。潘凤荣将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数据整理出来,出版了5本专业书籍,大受果农欢迎。果农们说,她指导的栽培技术接地气,实用、看得懂。

    潘凤荣主持国家、省、市重点项目10余项,获得各级奖励20余项。相继育成并推出“明珠”“早露”“丽珠”“饴珠”“早红珠”“晚红珠”等优良品种(系)。现在,大连的育种全国最多,占有率也最高。

    守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大连大樱桃走上规模化、产业化的道路。从本世纪初的不足2万亩,到现在30余万亩,大连的大樱桃种植面积已占到全国十分之一。潘凤荣告诉记者,仅2019年,大连大樱桃就带来90亿元的产值,此外采摘游、农家乐等附加产业也创下了90亿元的产值。

    现在,大连大樱桃已注册地理商标,成为大连的又一张名片。每年从1月到7月,暖棚、冷棚、露地的大连大樱桃陆续上市,让大连人和全国各地消费者有长达半年的时间能吃上新鲜的大樱桃,实现“大樱桃自由”,这其中,潘凤荣和大连农科院功不可没。

    关键词:开拓

    关英华

    2018年全国三八红旗手

    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副总工程师

    造大船的巾帼工程师

    文/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杨璐

    图/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张琦

    2月28日,由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为中远海运能源运输股份有限公司建造的全球首艘LNG双燃料VLCC“远瑞洋”轮交付。这条船最大的亮点是采用绿色燃料,减排效果突出,船舶综合性能指标居于世界领先水平。VLCC是超大型油船的英文简称,拥有这一船型的设计生产能力,是一个造船强国的重要标准。在中国VLCC的功臣名单上,少不了一位巾帼专家,她就是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关英华。

    她见证中国造船工业发展

    从关英华的办公室窗口看出去,就能看到建造过首艘国产航母、众多30万吨超大型油船的大坞。“作为中国第一个设计并建造30万吨超大型油船的船厂,目前大船集团本部已经交工VLCC97艘,占世界VLCC营运船队超过13%的规模。大船集团VLCC在2021年还入选国家工业与信息化部第六批制造业单项冠军名单。”作为油船技术团队技术骨干的她自豪地说。在造船这个女性比例很低的重工业体系里,她巾帼不让须眉。

    早在1999年大船集团承接国内首次建造的超大型油船时,关英华就是电气详细设计主管设计师。伴随着5艘30万吨超大型原油船成功交付伊朗船东使用,我国船舶工业在超大型油船的设计、建造上实现“零”的突破,她也成为当之无愧的设计骨干。

    VLCC的成功建造从此打破了日本、韩国对超大型油船建造市场的垄断,大大增强了我国船舶工业在国际船舶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奠定了大船集团在这一领域市场的领先地位。可以说,关英华见证了大船的发展,见证了中国造船工业的发展,对未来造船强国海洋强国的建设充满信心。

    开拓创新一直在路上

    关英华工作30余年,先后参与或主持了许多民船和海洋工程项目的研发、设计和技术工作。目前,关英华负责民用船舶主力船型研发以及多型30万吨超大型原油船的技术工作,她和设计开发团队依托最新的技术发展趋势,以创新为主导,不断开发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新船型。

    她还是科技攻关的佼佼者,特别是近年来大船集团联合招商轮船和中远海运能源积极开展创新合作,承担了多个工信部科研实船示范课题,都是全球首制或世界领先的科研实船示范项目。还有刚刚交付营运的全球首艘LNG燃料动力超大型原油船,就是她带领团队开拓创新的结果。

    “根据世界船舶工业的起伏经验,谁掌握了主流的核心技术,谁有产品创新优势,谁就赢得了市场。”关英华始终有一份紧迫感,为中国成为真正的造船强国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关键词:执着

    刘晶

    2020年全国三八红旗手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

    大连干细胞与精准医学创新研究院院长

    不断创新的干细胞专家

    文/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杨璐

    图/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高强

    “一听干细胞,你们可能感到高大上,听不懂,但其实它是个很有意思的东西,科技满满。”说起干细胞这个“老朋友”,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大连干细胞与精准医学创新研究院院长刘晶教授滔滔不绝。多年来,她一直致力于干细胞临床研究关键技术研发与转化应用,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在干细胞领域,她用硬核智慧填写了浓墨重彩的医学传奇。

    推动国内干细胞临床研究与应用

    刘晶真正与干细胞发生交集是在2007年,当时她赴英国牛津大学做博士后,期间,她把干细胞和神经损伤修复联系在一起。2009年毕业后,刘晶毅然回到故乡大连。她力促大医一院与牛津大学合作,建立中英再生医学应用研究中心,建立了国内首个复合功能干细胞临床研究平台。她聚焦疑难疾病治疗,推动干细胞临床应用,开展中国第一个神经干细胞临床研究备案项目。

    为了帮助更多的脑瘫患者家庭,她带头设立国内首个小儿脑瘫干细胞专家团队门诊,创立“互联网+小儿脑瘫医护康患”互助体系,服务全国患者达500余例。此外,刘晶团队研发出神经干细胞贴片复合体鼻腔给药制剂,实现了无创、反复多次安全给药。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在考察这个项目时,曾问刘晶,这个技术是中国的吗?刘晶充满信心地回答,这个技术是中国的。

    发挥自身专长坚持科技抗疫

    新冠肺炎疫情下,许多医护人员的脸颊被口罩和护目镜压伤,双手被酒精侵蚀……这些引起了刘晶及其团队的关注。刘晶发挥自身在干细胞和中医药临床方面的专长,带领团队争分夺秒科研攻关,研发了皮肤损伤修复特效用品,让一线医护人员尽早告别“口罩脸”和“酒精手”。

    作为抗疫专家,自2020年初至今,刘晶圆满完成援鄂医疗队后勤保障任务;牵头建立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定点医院;担任大连防疫专家组副组长,承担科技抗疫任务。刘晶团队基于新型冠状病毒基因变异模型,与国家专家组共同开展相关研究,相关技术为下一步研发新的病毒检测与治疗技术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基础。

    入选国家级领军人才,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三八红旗手……面对接踵而至的荣誉,刘晶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与淡然的心态。“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但是一个人的带动力和影响力是无限的。”她坚守着一份信念,不断推动我国干细胞及基因技术等生物产业发展。

    关键词:精准

    于静

    2017年全国三八红旗手

    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钢结构分公司高级技师

    与焊花共舞30年的八级工匠

    文/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金东淑

    图/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高强

    握了30年的焊枪,终于放下了;告别了天天炙烤的胎位,结束了与焊花同舞的日子。4个月前,于静从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钢结构分公司退休。

    在多数人的观念中,烟尘和灼光的背后蹲着的应该是男人,一个女人怎么干了男人的活?可于静不但干了,还将同行、徒弟们羡慕的各种证书,一路拿到手软,并最终问鼎八级工匠,成为中车大连唯一的女高级电焊技师。退休时,回首自己的钢铁缝纫师生涯,她没有一丝遗憾。

    她用焊枪征服一道道难关

    于静还记得30年前第一次进车间的场景,满厂房的烟尘和刺耳的砂轮声,她的内心是打怵的。师傅说,别小瞧了焊接工作,标准高、要求严,腕功、蹲功、眼功,一个也不能少,没有匠心是做不好的。这句话,她铭记在了心底。她认真对待每条焊缝,把每一次焊接都当成艺术品雕琢。

    后来,和她一同进厂的女焊工相继调走,只剩下她自己留在了这个男人一统天下的领域。坚守到最后,单位焊接关键部位和难度较高的焊缝,非她莫属。

    一次,一个电力机车油箱要进行焊接,油箱表面箱板的焊缝长达一米多,要求焊缝高低均匀、平直美观。于静冒着随时跌落的危险,一脚踩在凳子上,一脚踏在工件上施焊,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近年来,公司机车新产品产量骤增,生产任务和技术要求都是前所未有的。牵引杆是电力机车钢结构的主要承载构件,其焊缝的强度和韧性都要求极高,于静将原有的起焊点由倾斜方式改为垂直方式,提高了焊接质量,确保了质量零缺陷。针对机车油箱箱沿法兰框组对在焊接时产生变形的难题,于静反复调试,制作了反变形工装胎,一举解决了生产难题。

    她的焊缝十几年来都是免检

    多年来,于静的岗位发生过几次变化,每一次变动,对技术和质量的要求标准越来越高。而于静的焊缝却从来都是100%的合格。从2008年起,她的焊缝就被质量专检人员定为信得过焊缝,这是免检的待遇。

    中国铁路六次提速、机车产品的更新换代,都有大连机车的身影。于静自豪地告诉记者,现在,大连机车生产出的城轨、地铁已经开到北京、天津、广州等地,并出口中东、非洲、东南亚等地区。每每在轻轨站乘车时,她的幸福感、成就感都会溢满心头,“这车,我焊过。” 于静说,一想到这,自豪感油然而生。

    关键词:拼搏

    杨雨平

    2019年全国三八红旗手

    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 拔尖创新人才处主任

    她带的学生获得国际奥赛金牌

    文/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卢真珍

    图/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高强

    杨雨平是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拔尖创新人才处主任,物理特级教师,国际金牌教练员。先后被评为大连市骨干教师,市优秀教师,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辽宁省骨干教师,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省学科带头人;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物理学会理事等。

    桃李满天下的“拼命三娘”

    从事教学26年来,杨雨平最骄傲的就是自己为国家培养了许多人才。刚一见面,她就迫不及待地向记者“炫耀”起她的学生们。“在奥林匹克物理竞赛中,我带的学生累计获得2枚国际金牌,15枚国家级金牌,9枚国家级银牌,7枚国家级铜牌。获得省级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的累计有几百人。我指导的学生有近百人进入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她如数家珍般介绍着自己的学生所取得的成绩,“桃李满天下”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很多人羡慕教师这个职业,因为每年有寒暑两个长假。可是对于杨雨平来说,假期完全是“不存在的”。杨雨平1996年进入24中工作,她不仅是一线教师,还利用休息时间担任物理奥赛教练员工作。“高中生课业本来就重,奥赛只能在假期和放学之后进行辅导。我每周加班3次,每次3小时,都是在晚上和周末。寒暑假更是我们冲刺的好时候。”从2004年至今,杨雨平很少有完整的假期,同事们都称她为“拼命三娘”。

    学生取得成绩 “所有付出都值了”

    杨雨平的拼搏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学校“荣誉殿堂”里,杨雨平告诉记者,这里展示的都是获得五科奥赛国家金牌以上奖项的学生。“获得国家级金牌的是全国前144名,其中前50名可以进入国家集训队,集训队的前5名可以进入国家队。我指导的学生于跃和栾弘义分别在2013年和2016年进入了国家队,代表国家参加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获得了国际金牌,为国争光。于跃获得第七名,栾弘义获得第二名。还有孙文翰同学,也获得了国际青年物理学家竞赛的国际金牌。”杨雨平说,“奥赛的竞争非常激烈,以去年的国赛为例,辽宁省只有15个名额,其中我们学校就有11人入选。”

    杨雨平老师在全国物理竞赛工作中渐渐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先后被聘为教育部大学物理教指委大中衔接工作委员会常委,“清华钱班-中学拔尖人才”常务理事,全国奥赛金牌联盟常委,连续几年被学科网评选为“中国五科竞赛500强高中全国最佳物理教练员”等。

    杨雨平说:“平时再苦再累,看到学生们取得成绩的那一刻,所有的付出都值得了。”

    关键词:突破

    潘秀莲

    2021年全国三八红旗手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科技工作者就是她的职业梦想

    文/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卢真珍

    图/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高强

    潘秀莲,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获得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等荣誉,2009年、2019年获辽宁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第二完成人),2020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第二完成人),2021年获评全国三八红旗手。

    她参与的研究突破近百年极限

    刚一见到潘秀莲,如果不是头上那缕缕的白发,很容易就错认为是个在读的研究生。今年49岁的潘秀莲给人一种活力满满的感觉。科研的世界于旁人有多枯燥,对科技工作者来说就有多迷人。潘秀莲早在高中时就种下了“科技工作者”的职业梦想,多年来,她的生活喜乐,已经和“催化”“限域”“合成气”这些名词紧紧连在了一起。

    潘秀莲主要致力于能源催化转化的基础研究。她告诉记者,我国能源禀赋是富煤贫油少气,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对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考虑到能源安全和中国能源结构特点,用煤炭替代石油清洁高效的生产烯烃等重要的基础化学品和燃料,势在必行。

    低碳烯烃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现代化学工业的基石,人们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所用的许多塑料及化纤等产品,均是以低碳烯烃为原料而来的。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包信和院士与潘秀莲研究员带领团队经过多年的努力,创制金属氧化物与分子筛孔道限域耦合的OXZEO®双功能催化剂和催化体系,实现了煤经合成气直接制低碳烯烃的新催化过程(OXZEO®-TO),在催化原理上突破了近百年来传统费托合成产物分布难以逾越的ASF极限。国际知名期刊Science杂志以“神奇的选择性”为题发表专家评述,称赞该研究对学术界和工业界都有重要意义,该过程未来在工业上将具有巨大的竞争力。

    从未动摇科学研究初心

    同时,包信和和潘秀莲团队与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刘中民院士领导的应用研究团队,以及延长石油集团合作,共同推动该成果的产业化进程。建成世界首套以煤基合成气为原料、直接转化制低碳烯烃的千吨级工业试验装置,2019年9月完成单反应器试车,2020年9月完成全流程工业试验,进一步验证了该技术路线的先进性和可行性。

    科学研究,长路漫漫,只有认定方向,持之以恒,方能乘风破浪,直济沧海。当被问到如果有机会再选择一次职业会如何时,潘秀莲表示,“我还要从事科学研究。”这颗初心,她从未动摇过。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上一篇:网络发言不能任性 侮辱诽谤可能担责 下一篇:最佳命名可获2万奖金和大连机场终身VIP
 
   友情链接:辽宁省纪检最高检中央纪检监察民主与法制网中国政府网辽宁省人民政大连市人民政瓦房店市人民
协会荣誉 | 会长致辞 | 协会简介 | 机构设置及职责范围 | 协会职能 | 联系我们
大连瓦房店市市场协会 2007-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3013779号-1
邮件:2931180103@qq.com 电话:0411-85595991  地址:辽宁瓦房店市   技术支持:瓦房店汇杰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