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提高分红能力才是股市当务之急 |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点击数:530次 更新时间:2015/12/16 8:46:22 | 日前,推出国企重组与员工持股计划的中国中冶(SH601618),A、H股价同时重挫,其中香港市场公布当日,中国中冶H股(HK01618)重挫16.08%,A股跌停。这与市场中的小盘股与非国有股票重组股疯狂上涨形成了鲜明对比,那么目前市场对国企重组为何反应冷淡呢?
观察市场发现,今年下半年我国国企改革加速推进。8月24日的《关于深化国企改革的指导意见》出台后,国企改革配套文件进入密集发布期,包括《关于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关于改革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国有资产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意见》等政策不断出台,应该说这是国企改革的一个较好发展与支持期。
从最近12月初的10天时间情况来看,就有3起央企重组。首先南光(集团)有限公司与珠海振戎公司实施重组;其次是中国中冶与五矿集团的整合。12月8日晚,上市公司中国中冶发布公告称,当日接到控股股东中冶集团通知,经国资委批准,中冶集团与中国五矿集团公司实施战略重组,中冶集团整体进入中国五矿,成为中国五矿的全资子公司;最后是中国远洋运输(集团)与中国海运(集团)的整合。12月11日,国资委公布,经报国务院批准,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与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实施重组。从重组时间密度与规模不可谓不大,但中国中冶在香港市场及内地A股市场的较差表现,反映出市场对其一种冷淡的态度。
笔者近日与一位机构投资者交流时,其对当前央企重组的3家公司表示出一种观点。其表示:“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还是那些人,还是那些事,折腾来折腾去,没什么新意,不会为此买单”。一位普通中小投资者则表示:年年分红有限,却不断左变右,右变左,有本事像西门子、波音等国外上市公司一年分红四次,这才是真利好,中国中车的重组如何?重组不分红,股价大幅度下跌,投资者亏损惨重。
观察认为,国企作为A股市场的中坚力量,实际上近年的投资回报相对有限,特别是对二级市场股东而言,而如何引导国企通过提高分红能力与股东回报意识恐怕是当务之急。在A股市场上国企亏损退市很难,这在某种程度上对优胜劣汰机制的形成并不利。如果我们打开纽交所退市来看,实际上各种性质不同的公司退市数是极高的,不注重回报、不提升业绩,无论如何重组,其市场的反应均是相对理性的。1995年至2012年美股数据显示:纽交所共有3000家左右公司退市,纳斯达克共有8000家左右公司退市,数量相当可观的。因此从国企重组的出发点来看,要让这些国企深刻的认识到资本市场未来发展方向,重组不是万能的,重组是需要业绩与回报为出发点的,否则任何企业的重组都难以得到投资者真正的认同,尽管一些重组股在市场中不断表现,但市场化与法律化是未来市场的一个取向,退市与发展共存环境中,市场需要真正意义的战略并购与重组,需要能够提供投资人真金白银分红的一个整合。
近期,据12月12日《上海证券报》信息显示:国资委相关人员表示,国有企业改革将开展混合所有制、市场化选聘经营管理者等十项改革试点工作,试点工作将于明年全面展开。十项试点包括从薪酬分配差异化改革试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中央企业兼并重组试点、部分重要领域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试点、国有企业信息公开工作试点、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试点。应该说这些都具有积极意义,但我们看到业绩与股东回报却没有一个相关指导,那么这种试点下的重组与整合,对于投资者而言吸引力恐怕不强。
中国中治的整合在市场中受到市场冷淡反映,后续的国企整合是否会受到市场同样的反映呢,对此我们拭目以待,笔者认为,只有建立在以股东回报意识的强强联合和业绩提升为主要出发点的才可能受到市场的重视,这在国际资本市场已形成一个坚定的投资主流方向。
|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 上一篇:注册制不等于股市扩容大撒把 下一篇:“十三五”企业发展商机与转型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