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市5年来,上市公司增加10多倍,总股本增长近30倍——
5年前,28家公司首批挂牌登陆创业板。5年来,我国创业板市场规模迅速发展,已成长为全球新兴市场中最成功的创业板市场。更为关键的是,创业板培育了激励创业、崇尚创新的环境与氛围,已成经济转型升级的中坚力量——
2014年10月30日,创业板迎来企业挂牌5周年。5年前的这个日子,28家公司首批挂牌登陆创业板。5年来,这个根植于中国经济转型大潮中的新板块,不负众望地成长为全球新兴市场中最成功的创业板市场。
呈现高成长特征
5年来,创业板市场快速发展,新上市公司数量逐年增加,市场规模稳步扩大,同时,上市公司多汇聚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成长特征明显。深交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31日,创业板共有387家上市公司,为2009年的10多倍。总股本1025.38亿股,为2009年的29.6倍,按当日收盘价计算,总市值达19587.27亿元。创业板上市公司收入增长率也始终保持稳定增长,平均收入规模已由2009年的3.05亿元增长至2013年的6.57亿元。
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达290家,占比74.93%。2013年,创业板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分别贡献了创业板市场69.74%的营业收入和72.55%的净利润,已成为创业板市场的中流砥柱。这些公司分布在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生物科技、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充分反映了现阶段经济结构转型的方向。
在深交所副总经理刘慧清看来,经过5年发展,创业板已聚集了一大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了鲜明的板块特色。
在实现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创业板上市公司也为投资者带来了丰厚回报。2013年,创业板指全年涨幅高达82.7%。
此外,创业板公司还坚持了较高的现金分红比。5年间,合计分红306.3亿元,占累计实现净利润合计额的35.1%,高于深市平均分红比例。
并购重组主战场
如果说新兴产业公司登陆资本市场是创业板前3年的聚焦点,那么,并购重组则是近两年的重头戏。随着创业板市场容量的增加,基于存量资产的结构优化调整的并购趋于活跃。
今年3月24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兼并重组市场环境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文件围绕进一步完善企业兼并重组机制、优化兼并重组环境以及明确重组成效等目标进行了原则性的政策安排。
《意见》出台后,市场的并购热情被激发。截至今年8月底,创业板共有162家公司筹划203单重大资产重组,累计交易金额达676.26亿元,已经有47单重组实施完毕。而且,创业板发生的并购重组大部分是产业整合式并购,均为主营业务相关的同行业或上下游企业的并购整合,并不涉及借壳上市或整体上市。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安青松认为,创业板在5年内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其发挥了市场化程度高的优势。
随着并购重组市场的火爆,创业板标的资产的估值水平也水涨船高。以2013年为例,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公司收购的标的资产平均溢价率分别为113.33%,267.49%和301.49%。其中,创业板并购标的估值水平最高,表明创业板高度市场化的定价特征。
变革方向更明晰
5年风雨成长路,创业板的各项制度正逐渐完善,但也存在诸多不足。今年以来,阿里巴巴、京东、新浪微博等一批中国互联网领域的优秀企业相继赴美上市,就引发了对创业板相关制度设计的质疑。
“过高的IPO门槛与创业板精神格格不入。”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表示,创业板IPO主体对应的是高风险的创新型企业,它们也是高死亡率的中小企业群体,创业板应该做到“大进大出”、“大浪淘沙”,IPO标准应该具有更大的包容性。
3月下旬,中国证监会宣布全面推进创业板市场改革,并表示将出台一系列措施推动其成为支持创新型、成长型中小企业发展的资本市场平台。9月初,中国证监会主席肖钢再次强调:“交易所作为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平台,要继续壮大中小板市场,加快推进创业板改革。”
根据深交所提出的“构建服务创新经济的资本平台”的目标,一系列改革措施即将出台。业内预测,此次的“政策大礼包”可能包括诸如推动亏损网企上市对赌协议合法化以及试点多重表决权等措施。可以预见,如相关改革举措最终落地,将会给创业板带来更为深远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