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第一年,改革是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务。5月下旬国务院批转的发改委《关于2014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的意见》中,列出了今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九大任务,以期通过改革释放红利,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增强经济的内生动力。那么,这场深化改革的浪潮将给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带来哪些政策利好,同时它们还面临着哪些发展桎梏?本报从即日起推出"深化改革·民企新机遇"特别报道,力图从多个角度寻求答案。敬请关注。
最近《关于2014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的意见》的落地,像是一场及时雨。因为今年以来的宏观数据屡屡不尽如人意,从官方到民间,中国经济面临不小下行压力已成为共识。
这份《意见》开宗明义,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第一年,改革是今年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务,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意见》正是根据《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4年工作要点》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就今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而提出。外界解读其道出了改革的着力点。
很显然的是,在施政理念上,以往靠政府投资带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被摒弃,改革直指市场放权、给企业松绑,以"自我革命"催生制度创新,释放改革红利。
由此,对于民营经济而言,《意见》无疑是一份沉甸甸的厚礼,而民营企业界对此的兴奋程度也是可想而知的。改革成今年政府工作重点
作为参政议政的重要平台,今年的两会上,民营企业界已经注意到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之于民营经济不同寻常的意义,在小组讨论中、联组讨论中、媒体采访中等等可能的机会平台,企业界都对改革的话题显示出了极高的参与度。
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59次提及"改革",44次提及"制度",30次提及"深化",后被誉为改革公报,"深化制度改革"成为主角。
与此同时,在改革路径的议题上,《决定》在顶层设计上22次提及"市场",明确提出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这种提法,将过去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上升到发挥决定性作用,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着力点发出了明确的信号。由此,"小政府、大市场"的理念得以清晰。
也正是这份改革公报提出,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由习近平任组长,各级党委要切实履行对改革的领导责任。
追溯此前,2008年之后,在中央文件中将"小组"这类机构统一称为"议事协调机构"。然而,由党和军队最高领导人亲自担任组长的小组或许不只是"议事协调"那么简单,如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皆列入中共中央直属机构序列,规格高于中央各部委,直接向政治局及其常委会负责,是协调决策相关领域问题的最高领导机构。
"小组"的规格有明确区分,一般"领导小组"的规格要高于"工作小组"。当然,负责人级别越高,"小组"协调和执行能力也更强。比如,此前2006年,国家成立"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部级协调工作小组",但由于涉及部门繁多,医改方案久拖不决。2008年,国务院提升了小组的规格,批准医改协调小组升格为医改领导小组,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亲自挂帅。消息一出,新华网用"新医改驶入快车道"来形容此后医改工作的进展。
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看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级别应该高于原国家体改委,"体改委是设在政府的,而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是党中央设立的,层级最高"。
自成立以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便吸引了众多关注,且引发了各种猜想。至于其中的缘由,正如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许耀桐的解读,这一领导小组的成立表明中国改革更加注重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当然,领导小组成立后,可以改变原来经济体制改革"单兵突进"的局面,政治改革、社会改革、文化改革等各方面改革将统筹考虑,全面推进。
在今年2月2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4年工作要点》,明确了今年改革的任务和重点,要把工作要点确定的任务逐项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时间进度。在这次会议上,习近平有精彩论述:"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头,对其他领域改革具有牵引作用。"
简政放权是改革的核心
"春江水暖鸭先知",早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企业界就嗅出了"放权"的味道。
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宗申产业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左宗申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就企业发展而言,今年的政府报告涉及了非常重要的改革,比如建立权力清单,要向社会公开,清单之外一律不得实行审批;在全国实施工商登记制度改革,落实认缴登记制,由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由企业年检制度改为年报公示制度注册中年检改为公示制度;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对违背市场竞争原则和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企业建立黑名单制度等等。
简政放权的思路,从《决定》,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再到《意见》,一脉相承。只是在最近出台的《意见》中,简政放权的思路以及路径更加明朗起来。
比如,《意见》指出,全面清理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对面向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原则上予以取消,确属需要且符合行政许可法规定的事项,要依法履行程序。加快清理各类变相行政审批,该取消的一律取消。
比如,《意见》明确加快建立和完善权力清单制度。行政审批事项一律以清单形式向社会公开。清单之外的,一律不得实施审批,让政府部门"法无授权不可为"。加快探索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方式,逐步做到负面清单之外的事项,由市场主体依法自行决定,实现"法无禁止即可为"。在全国实施工商登记制度改革,落实认缴登记制,由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由企业年检制度改为年报公示制度,让市场主体不断迸发新的活力。
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郭丽岩认为,《意见》紧扣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提出建立政府审批权力的正面清单和市场准入的负面清单,并指明了落地实施路径,彰显了改革决心。
然而,从《意见》来看,中央也预计到了可能面临的困难并不少。
比如,提出"应当取消的审批事项,要真正放给市惩社会,不能避重就轻、放小留大。已经下放的审批事项,有关部门、地方政府、基层和社会组织要联动配合,接住管好,切实解决好’中梗阻’和’最后一公里’问题。"
作为此轮改革的"舵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下设了6个专项小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将专项小组的改革策略总结为24个字,即"先易后难、以小带大、抓住要点、把握节奏、稳扎稳打、以质取胜"。
其中,每一个策略都对应着现实的困境。比如,就改革提出以质取胜。因为"目前,在改革上也存在着一定的浮躁心态,有的地方和部门行动很快,但存在把改革当作一个筐,什么都往里装的倾向,看起来要改的项目不少,但实质性的、真改革的并不多。"
放权是一步"先手棋"
值得关注的是,在《意见》中明确,简政放权是一步"先手棋",借此要达到的则是"进一步完善放管结合的体制机制",即一些改革措施虽然看似直接着眼于放松管制,实际上则更是着眼在探索让市锄制发挥决定性作用,以激发经济主体的创富活力,进而找到一种市惩政府之间的良性平衡。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的分析很有代表性,他说,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而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更需要通过简政放权来激发市愁力。
按照这一思路,今年"简政放权"的重点理所当然会是"取消对投资创业就业影响大、对经济社会发展制约明显的行政审批事项",唯以此才能"更大限度地向市场放权、给企业松绑,更大程度地让人民群众受益"。
正如一些观察人士注意到,从2014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中来看,不乏起到创造公平环境、提供公平发展机会的作用。比如,在加强监管前提下,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设立中小银行等金融机构,引导民间资本参股、投资金融机构和融资中介服务机构;此外,放开包括自然垄断行业竞争性业务在内的所有竞争性领域,为民间资本提供大显身手的舞台等。
不过,对于改革的速度,也许并不乐观。
"在确定今年改革重点时,领导小组坚持的重要原则就是有利于稳增长、防风险。因为,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增长速度从过去10%左右下行到7%-8%。"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接受采访说。
中央稳增长的用意明显,比如,下放审批权限,这意味着市场主体,包括企业和消费者,能够根据自己的情况去投资或消费,这就是有利于增长的因素,能增加供给和需求。再比如说,在新能源汽车等诸多新兴增长点上,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惩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意在扶助产业成长。
与此同时,在一些问题上,业界显然需要更大的政策尺度。
比如,在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提法上,《意见》的态度是,推进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建立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机制,混合所有制体现为国有资本控股或参股。然而,从现实来看,可操作空间较小,
某重庆籍企业家接受本报采访时诉苦说,重庆市是混合所有制经济率先试水的地区,重庆民营资本1.8万亿元,第一批推出200多个混合所有制项目,但基本控制在九大公司那里。因为,其一,这些项目的资本金都很大,为了防止国有资本流失,都要进行议价、资本评估,这个过程中没有实力雄厚的企业根本进不去;其二,即使民资能够进去,也是小股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