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抓政策落实尤须创新监督和问责机制 | 来源: 点击数:588次 更新时间:2014/6/9 11:59:44 | 据中国政府网报道,在最近的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都强调要抓好政策的落实。“国务院决不发空头文件,所有政策措施必须不折不扣落实到位。”5月3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国务院已出台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开展全面督查。重点针对落实进展缓慢的,查找原因、提出对策,打通抓落实的“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力破“中梗阻”,消除影响政策落地的体制机制障碍。
去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为了促进我国经济“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国务院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比如,2013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金融十条”),要求加大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力度,缓解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等难题。而仅在今年4月20日至5月20日的一个月时间里,中国政府就先后出台了包括资本市场“新国九条”、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基建项目、将电信业纳入营改增试点、支持外贸稳增长的“国16条”等10多项重大政策。
毫无疑问,这些政策和措施都是针对目前我国经济工作薄弱的、需要加强的地方,有针对性推出的应对之策。如果能够一一落到实处的话,将有效地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加快企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增强我国经济的内生动力,从而为实现我国今年的经济工作目标和任务做出贡献。然而,政策的生命在于落实到位,再好的政策如果没有落地生根,充其量也只是一纸空文,不仅无法破解当前的难题,企业和群众享受不到政策的红利,还会影响政策制定的权威性以及国家战略目标的推进,造成多重的负面影响。
令人担忧的是,国务院出台的不少政策和措施,落实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比如,“金融十条”在落实中存在“中梗阻”等问题,许多政策措施没有到达基层的“最后一公里”。李克强总理日前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考察期间,参加座谈会的几家大企业表示,融资成本比去年高了一个百分点,而它们产业链上下游的中小企业,融资已经称得上“既贵又难”。这也是为何日前国务院专门召开常务会议,部署对已出台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开展全面督查的主要原因。
我们认为,要使政策措施尽快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尤其需要创新监督和问责机制。拿监督机制来说,按照国务院的部署,这次督查既有各级政府的自查与实地检查,又要引入第三方评估和社会评价,既督地方、也督部门。特别是关于第三方评估和社会评价的引入,有利于摆脱种种利益纠结,更能保证监督评价的专业性和公正性。这样有利于给负责政策落实的有关部门和一些人员施加压力,倘若再像之前那样懒政、惰政,甚至因为个人或小团体的利益虚与委蛇,可能没办法交差了,从而推动他们将政策和措施落到实处、做出成效。
除了监督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对政策措施落实不力者进行严肃问责。一般而言,这次由于有国务院督查组的督查,以及第三方评估和社会评价,一些为官不为和敷衍了事的行为肯定会有很大的收敛和改进,而撞到枪口上的那些行政不作为的典型,一定会受到相应的党纪和国法的严厉惩处。
需要强调的是,在国务院督查之外,还需探索建立健全对行政不作为的常规问责机制。虽然我国的《宪法》、《行政诉讼法》、《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国家赔偿法》等法律法规对行政不作为有所提及,但可惜的是并未对此作出明确的界定。因此,是否可以考虑将对政策措施落实不力的行为也纳入其中,并根据造成的经济和社会损失大小去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这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话题。
|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 上一篇:加强商会组织建设 打造民营经济“升级版” 下一篇:改革开放后的一次历史性盛会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