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万科控制权的争夺尘埃未定。与这场并购战中折射的公司治理话题本身相比,观战者更有兴趣的关注点似乎是“赵家人”——那些隐身于公司背后的权力之手和神秘力量,在这样的语境中,公司不过是体现“赵家人”意志的提线木偶,商业很难找到自身的逻辑,反而天然地成为某种附属品。人们更愿意从隐秘的政商关系上对商业的成功与失败,或者强悍与退让作出解释。满城争说“赵家人”的喧闹盖因于此。
问题在于,市场或许会忽视另外一些可能更为深刻的变化,比如对上市公司控制权市场的争夺正在成为资本市场的新常态——这的确是一个旧时代的结束,虽然并不一定是新时代的开始。由此我们更希望看到一场对公司治理有关话题的理性讨论。无论股东价值至上还是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又或者新近一些研究者推动的实体最大化和永续性模式——即公司管理层应力求对其所监管企业创造财富的潜能进行全方位的开发,并确保公司的可持续运营。不管秉持怎样的立场,这样一场观念层面的交锋,都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 “万宝之争”,进而推动中国公司治理水平的提升。
当然这不意味着可以无视“赵家人”,我们相信这套逻辑已经不能解释这个时代大部分的商业变迁。但是不能不说,对“赵家人”的热论反映了某种历史经验的沉淀。过去几十年,中国政商关系几经曲折,但似乎始终别别扭扭。改革前的轻商、抑商不用说了。改革开放至今的30多年,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一直处在不断调整和重新定位中,这一调整至今仍未结束。在此进程中发育的几代商业人,从一开始就必须学会在边界模糊的政府与市场关系中,寻找合理的腾挪空间。他们很难避免与公权力的摩擦与碰撞,他们因为最早冲破了环境的某种限制而享受商业的红利,却也无法逃避地触碰到依然坚硬的“底线”。由于法治的市场经济体系尚未确立,很多时候政商关系滑向了另一端——对一些企业来说,搞掂官员就等于获得特定资源的分配权,一旦权力不受监督,官商勾结就很难避免。这是所谓的“赵家人”得以滋生的温床。
也正因为如此,普通民众很容易接受这样的看法,即每个贪腐官员都有若干个企业老板 “下线”,或者所有问题企业家背后总有一个或几个“赵家人”,他们和权力结成某种隐秘的勾连或利益共同体,虽然更多时候他们只是权力的工具。与其说这是一种偏见,不如坦率地说,这在现实中依然可见且很难根除——时至今日,官员贪腐案件常常牵出灰色的政商利益链,应声而倒或避居海外的老板的身影,也成为割不断的权贵与资本游戏的最佳注脚。
好在目标早已确定。我们注意到,这一届政府对这个问题有清醒的认识。过去几年,简政放权是政府着力最多的改革事项之一。2015年初,李克强总理在承诺继续推动重点领域改革时还曾表示,首要任务即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并多次强调政府削权是一场自我革命。就此而言,满城争说“赵家人”,可以看做一个极富现实意义的警世寓言。它提示我们必须打破那一张“无形之网”,清理政府与市场间的灰色和模糊地带,将商业的归于商业。
一定要说,这是重塑政商关系的基础。只有在边界清晰、规则透明和良性互动的政商关系中,企业家才会真正拥有自己的舞台,一跃而为创新和创造的主角和推动者,企业家的作用也才能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在过去一年中,企业家精神已经是被决策层提及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这绝非偶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