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轮工业革命带来的全球创新浪潮,虽然源头是欧美,但中东国家也受益颇大,因为中东掌握了工业创新链条中最重要的环节——能源。
而新兴的计算和信息技术科技革命带来了新一轮的创新浪潮。这一轮创新浪潮是积木式(或者叫模块化)的,它意味着,中国即便没能成为创新源头,也可以成为全球创新链条中最重要的一环。
这个环节中最重要的角色,就是积淀已久的中国制造。
小公司创新浪潮到来
从近几年的全球科技领域投资情况可以发现,美国的高科技创新浪潮现在有一个新的趋势——大量小型创新公司崛起。
这些小公司不像我们国内由万众创新的互联网创客在做,而是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系统,他们的原始科技成果大都来源于高校,做的事情都是将高校的科技成果产业化。
以前在美国这种任务都是跨国企业在做。但自上世纪80年代拜杜法案出台后,高校的科技成果有了走出来的基础,小科技公司反倒比大公司更有优势。
它们能把高校里的实际发明人邀请来做公司的创始人或股东,股权激励也比大公司更开放,这就使得国外的先进科技几乎越来越多地掌握在了小公司手里。
过去30年,我国的科技合作一直是围绕微软、英特尔这样的500强跨国企业开展的。这对于我国的意义是助我们建立起了制造能力,而现在即便是与500强企业合作也不太能把我们带向更远。
从过去几年500强企业的行动可以看到,它们也在积极并购具有创新技术的小公司,500强企业自己的某些研发能力也在衰退,自己的技术能力解决不了全部的问题,并购中小型创新公司成为一种选择。
但中国一定还要往前走,才能真正在世界经济舞台上有立足之地。和世界500强企业一样,我国也需要找到这些从美国高校里拿科技成果来做转化的前沿创新小公司。
积木式创新是最大特色
在美国这一轮小公司科技创新浪潮中,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积木式创新。通俗一点的解释就是即插即用——在研发和产业化的各个环节上都可以找到即插即用的公司为你服务。
海银资本投资了美国一个私人航空航天公司XCOR。这个公司现在一共只有110人。他们在加利福尼亚的沙漠里做出了一架航天飞机,而在以前,这是难以想像的,没有美国宇航局那种有成千上万人的大组织集体合作,几乎是没有任何可能。XCOR依靠的就是创新协作,这家公司的单项优势是发动机,剩下的问题,比如航天飞机需要的机翼、起落架、整机结构、救生系统等,全部外包。
以前,大企业囊括了科技成果从研发到产业化到产业链的全过程,而现在,一些大企业内部的各个独立功能都被拆分成了小公司。小公司只要有一个强项,其他的小公司就可以围绕这个强项“搭积木”,利用自家的强项,形成一个大系统,这样的效率现在已开始显现。
这种强强合作的系统也可以称为“新木桶理论”:一堆长板结合能够形成一个装水量更多的桶。这在以前是非常困难的。因为,过去外部协同非常困难,大企业之间的合作谈判流程总是非常长。但现在即插即用的积木式创新的成型,使得很小的公司也可以做很复杂的东西。
中国制造兼具开放和大规模
创新从大公司转移到小公司,效率提升了,但也碰到了一个瓶颈——小公司的规模化制造能力。
根据我们在美国长期做投资的观察,这类创新小公司都以研发见长,没有大规模生产能力和全球销售能力,公司估值很低,想要获得大规模融资非常困难。
问题就来了,没有融资,就没钱大规模建厂和拓展全球市场,估值就又起不来,就更难融到钱,陷入没有鸡没有蛋的悖论中。
而现在中国制造业正面临产能富余之困境,这恰恰也成为了美国小公司创新链条制造能力缺失的一个“解”。
很多人并没有认识到中国制造的真正实力。中国是全球唯一的开放的大规模制造基地。日、韩、欧洲都有大规模制造能力,但是不开放。小米为什么诞生在中国?因为在其他地方,你找不到一个开放的第三方公司帮你生产100万台手机。开放制造和大规模产能同时兼具的,只有中国。
前段时间,国务院参事汤敏和经济学家左小蕾向权威机构提交了一份报告,建议支持国外中小科技企业和中国制造业直接对接。中国的制造能力是现成的,而且技术诀窍(know—how)都有,只需要改一下生产线,形成生产能力的成本就大大降低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可能是解决美国乃至全球新一轮科技创新爆炸之后所面临全球生产瓶颈唯一的解。如果我们能把这个解提供给全世界,就意味着在未来的创新链条里面,中国会取得足够大的影响力。
所以我们应当思考的是,即使没能成为全球创新浪潮的源头,中国能不能在创新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形成控制?也许我们的创新能力还不如发达国家强,但我们手中制造这张牌相当厉害,可以为创新产业链提供支持,反过来也会是足够强的控制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