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了加快推进实施“中国制造2025”,实现制造业升级。中国打算用三个十年左右的时间、分三步走,完成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中国制造2025”作为第一个十年规划,有望于今年上半年正式出台。
应该说,此时对中国制造业的未来进行“顶层设计”,并上升为重大的国家战略正当其时。眼下,中国制造业正面临着多重挑战:欧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前后夹击”;劳动力、土地成本等要素成本快速上升;国内经济转入中速增长期;资源环境约束进一步增强等等。此外,以信息化与工业化相互融合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工业革命正处于风口,给传统制造业带来了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虽然中国制造业产出占到了全球的20%,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但中国制造主要是通过低生产成本取得竞争优势,与处于全球制造业第一方阵的美国,以及处于第二方阵的德国、日本,还有一定的距离。
此轮金融危机之后,发达国家开始反思虚拟经济,重回实体经济,并借助新一轮工业革命,重塑产业格局。新工业革命不仅会带来工业机器人、3D打印机等新的制造系统和生产设备产业的发展,还会带动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以及工业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增长。目前,美国、德国等国家都在谋划新的产业发展战略,争抢制造业的制高点。
为此,美国政府提出了“先进制造伙伴计划”、“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等,美国的互联网+巨头与传统制造业领导厂商携手,GE、思科、IBM等80多家企业成立了工业互联网联盟,正重新定义制造业的未来,并在技术、标准、产业化等方面做出一系列前瞻性布局。
随后,德国政府也发布了“工业4.0”战略,德国希望用新的概念和技术阻断美国互联网企业从虚拟走向实体的步伐。德国提出“信息物理系统”的概念,并以此开启全新的生产方式,在制造过程中,设计、研发、生产、仓储等有关数据,将通过传感器采集并进行分析,形成可自律操作的智能生产系统。
面对新一轮工业革命,中国政府也提前规划,制定了《工业转型升级规划》、《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等,积极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而此次中国政府借鉴德国经验,编制了“中国制造2025”,并相应地提出“智能制造”的概念,力争把握新工业革命的主导权。正如工信部部长苗圩所言,推动“智能制造”是解决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的根本路径。“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各国都在研究如何抢占新一轮发展的制高点。我们认为,互联网和传统工业行业的融合是要抢抓的制高点,而主攻方向则是‘智能制造’”。
据报道,升级中国制造将重点发展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农业机械装备等十大领域。这意味着,今后围绕着升级中国制造将涌现一批工程和项目。
而以往的经验是,一有所谓新的产业机会,中国的地方政府就闻风而动、一哄而上,纷纷建立低水平重复的产业园区,由此导致中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产能过剩”,遍地开花的风电和光伏就是例证。据报道,随着机器人产业的热度升温,一场席卷中国的“机器人大战”正在各地上演。新兴的机器人产业也很可能会陷入“政策扶持—快速发展—产能过剩—综合治理”的怪圈。
之所以频频出现新兴产业的“产能过剩”,其重要原因是这些产业的投资往往都是由政府主导,而轻视市场配置的作用。应该认识到,升级中国制造的关键要靠创新驱动,而创新驱动的关键是,要释放出市场配置科技创新资源的决定性力量,让企业成为配置创新要素的核心载体。
当然,对于基础前沿研究和战略高科技研究,政府必须给予大力的支持,并引导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加大对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同时,政府还需破除新兴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例如,生物医药产业的新药审批程序;“三网融合”相关行政管理体制等等。
总之,升级中国制造要用好政府、市场双引擎,协调好政府、市场二者的关系,只有这样,中国才能走上科技强、产业强的发展道路,打造出中国经济的升级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