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因为10月10日至11日河北大午集团创业三十年庆典的事,又勾起了我对私营企业的生命究竟能有多长、如何延长企业生命的思考。
记得在去年北京的一次大型论坛上,就有专家学者提出这样的问题,那就是每天有成百上千的企业在诞生,同时每天也有成百上千的企业在关门消失。更重要的是,据专家学者们的统计,90%的企业都没能扛过三年的生命。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然而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绝大多数的企业尤其是民营私营企业的生命居然如此短暂,究竟是因为人为的主观努力不够还是企业的生存竞争环境与压力太大?相信种种原因皆有。
对于一个起步于农村的私营企业,大午集团从孙大午夫妇两人养鸡开始并始终扎根在农村,三十年过去了,这个最初的私营企业不仅没关门,相反越做越大,生命力也在不断延续,第一代创业者孙大午早已退居管理一线,其两个儿子已经经过公开选举成为了第二代接班人,并且仍在父母创业的这块农村土地上继续带领2600余名员工生活。
对于多数私营企业而言,的确很少有人能将自己创办的企业做长久,比如城市里的餐饮企业或饭馆,即使是北京,超过三十年生命的餐饮企业也是掰着手指能数的,更不用说全聚德这类百年老店。更多的街头小店是一年两载就更换门庭了,用通俗的说法就是物是人非,昨天还吃着的餐馆,今天就已经换人换招牌了。
笔者从2002年就开始接触大午集团了,那个时候的大午集团除了大午中学那幢四五层的主教学楼还像个样,其他的企业厂房与生产车间就是农村的土房或砖房。那时的大午庄园与其说是个园,不如说就是个村庄。但就在孙大午经历磨难后的最近十几年,大午集团却在这块村庄的土地上获得了快速发展,目前,大午集团先后成立了饲料公司、种禽公司、农业育种公司、酒业公司、肥业公司、食品公司、大午温泉度假村等15个子公司,对外经营,对内以福利为主,集团自己按五星标准修建的大午度假宾馆也落成开业了,如今的大午庄园算得上是一个“独立王国”,有学校,有医院,有温泉度假游乐园,有厂房,有新建的社区,数千人在这里安居乐业。这个突兀在华北平原被广袤农村包围着的既村又城的“大午城”显得与其他村庄格外的不一样。按当地的话说,虽是农村,却是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虽是村庄,夜晚却灯火通明。
为什么一个农村的私营企业三十年不倒还欣欣向荣呢?
有人说,因为大午集团三十年始终扎根在这个村,不离不弃,大家经营这个企业就是在经营自己的家、自己的村,所以大午集团能存活并发展。对于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农村企业而言,这的确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但问题在于有多少人能坚守?近三十年来,多少农村先富起来的能人、企业家在发展壮大后离开了农村,即使是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在城市稳定下来后也极少再回到农村。对于中国的多数农村而言,更多的现象是人去楼空的场景。
笔者曾多次与孙大午先生面聊,在笔者看来,他不是一个纯粹的企业家,与其说他在经营企业,倒不如说他在经营一个理想中的“小社会”。正因此,在他经营的大午集团才会有“私企立宪”、“企业内保制度”等等,并且在他的“大午城”里,集团15个子公司的管理人员如同一个社会,大午中学的管理人员可能某一年就到哪个子公司去管理或经营生产去了,在这个“大午城”里,孙大午是在按着自己的梦想和思考进行着社会与人生的实践。或许正基于此,这个企业才会遇事不乱、不倒。对于“大午城”的员工与村民而言,又有谁愿意看到这个家散了呢?人心齐自然企业不散,即便孙大午早已不再是董事长。企业文化聚人是大午集团三十年依在的一个重要原因。
私企的传承同样是企业生命力的一个重要考验,在中国,有太多企业在下一代的传承中倒下。对于中国广大的私企而言,因后代不愿继承或继承后改旗易帜是常有的事,多数大企业常常会因传承而消失。
大午集团同样也面临传承的问题,但孙大午在退前创立的“私企立宪”似乎为传承的事找到了一个突破口,目前孙大午的两个儿子都甘愿呆在农村与“大午城”共成长,即使他的两个儿子都不愿继承父业,集团也会在每一届董事会公开选举出新的董事长或接班人,并不一定非是孙大午的子孙。或许这也是大午集团这个私企能够更长久存活的重要原因之一。
说到底,私营企业的生命力取决于两点:一是创业者的坚守与努力,二是传承后的延续与发展。这两个方面做到了,“百年老店”才会多起来。